工伤认定不赔偿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一、工伤认定不赔偿的处理方法
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发生争议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的前提条件。 劳动能力鉴定是劳动者因工负伤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对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综合评定,是给予受伤害职工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应当先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的30内申请,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二、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等。 工伤认定并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根据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不同。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伤残津贴等。 与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经仲裁裁决,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按照正常顺序在工伤认定之后,相关部门需要向受害者进行一定的赔付。如果出现工伤认定不赔偿,那么就需要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伤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在证券法全文从业人员规定相关内容有哪些
在证券法全文从业人员规定相关内容有哪些?一、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范围(一)证券公司中从事自营、经纪、承销、投资咨询、受托投资管理等业务的专......
·农村宅基地确权后,宅基地可以转让吗?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的土地制度性质是集体一切制。从法律层面上讲,宅基地仍然属于乡村集体土地资源,宅基地的一切权仍然归村民集体一切。集体将宅基地......
·国家赔偿法护理费应当赔偿多少钱?
一、国家赔偿法护理费应当赔偿多少钱?国家赔偿法护理费应当赔偿的金额为:最高法院公布2017年国家赔偿标准,具体数额为每日219.72元。国家赔偿是指国......
·婚外情生有小孩会被判重婚罪吗
一、婚外情生有小孩会被判重婚罪吗婚内出轨并有私生子的行为,并不是构成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否触犯重婚罪,具体要看出轨方与小三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以......
·儿子不和老母亲住丧失继承权?
儿子不和老母亲住丧失继承权?儿子不和老母亲住丧失继承权,构成遗弃的将会导致丧失继承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认罪认罚条件适用情况是怎样的
认罪认罚条件适用情况是怎样的一、认罪认罚条件适用情况是怎样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
·最新合肥购房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近年来,受长三角效应影响,合肥商品房买卖异常火爆。不管是合肥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有购房意向,就得提前熟悉合肥购房政策。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房......
·事实劳动关系工伤赔偿金额是多少
一般来说,劳动关系是靠劳动合同来进行证明的,但在现在社会中很多不负责任的用人单位都是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这时候如果劳动者不幸遭遇工伤的......
·一、劳动合同法缴纳社会保险规定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法缴纳社会保险规定是什么?单位需要在员工试用期间缴纳社会保险。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形成劳动关系后依法为劳动者缴纳......
·离婚后信息登记的户口本上会显示离异吗?
离婚后信息登记的户口本上会显示离异吗?在办理离婚或者结婚登记后:个人的户口本中不会自动显示婚姻状态,民政局也不会主动将离婚或结婚登记的情况通......
·受害人对监外执行不服怎么办
受害人对监外执行不服怎么办一、受害人对监外执行不服怎么办?受害人对监外执行判罚不服的话可以向检察院抗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