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婚后债务如何区分?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婚姻法》将废止。
当今社会造成夫妻双方婚姻破裂的因素有很多,离婚已不是少见现象。而离婚后的债务问题是大多数夫妻为之困扰的,哪些是个人债务哪些是夫妻应共同承担债务相信很多人对个人与共同债务的界限很难区分。那么今天我们就《民法典》婚后债务如何区分?做出详细论述。
一、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包括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和夫妻共同经营所负的债务。
二、哪些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哪些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如上文所说,离婚夫妻债务如何分割,达不成协议的,首先需要确定离婚前债务的归属。
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七)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八)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九)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十)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除夫妻一方只要能够证明该债务确为欠债人个人债务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十一)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三、夫妻个人债务如何认定
认定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个人债务是决定你需不需要还款的关键。夫妻个人债务如何认定应该首看借款的用途,只要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就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是有证据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借款属于个人债务。在实践中,要想证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合法债务为夫妻一方个人债务,且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确实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此,律师提示:借款当知用途。
综上所述,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在处理债务问题时确定债务的归属、明确债务的范围、认定是夫妻共同债务或个人债务。应依据法律规定对个人债务及共同债务作出分割,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生产伪劣商品罪如何判决?
假冒伪劣商品不仅影响到消费者正常使用,严重者还会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我国每年发生大量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案件,其中有些情节严......
·土地使用权变更当事人怎么办理?
一、变更当事人怎么办理(一)申报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和要求。(二)办理材料1、依法以出让、国有土地租赁、......
·亲戚欠钱十年不还怎么办?
亲戚欠钱十年不还怎么办?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是随时可以和他要欠款的。起诉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第一,需要通过诉讼程序明确和债......
·一、有退休金还要赡养费吗?
一、有退休金还要赡养费吗?父母退休金足够父母生活的,子女可不支付赡养费,但赡养父母还应当履行对父母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
·土地使用权40年规定是什么?
土地使用权40年规定是什么?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70年;工业......
·根据我国规定社保补缴会即时到账吗?
根据我国规定社保补缴会即时到账吗?社保补缴几天到账?欠缴表示已经参保成功但是没有缴费,有可能是单位账户余额不足造成没扣费。如果是每月随个税......
·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有哪些
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有哪些1、不按时上下班、考勤打卡。2、提前下班早退离开工作岗位的。3、工间休息工间操超过规定的休息、做操时间的。4、上班时间内......
·未婚子女抚养根据什么判定?
未婚子女抚养根据什么判定?未婚子女抚养问题和离婚一样需要遵循法规来决定哪一方抚养子女,子女归属判定因素有子女年龄、子女意愿和夫妻双方各方面......
·手指指甲出缺失工伤鉴定几级伤残
工伤受伤的种类和部位很多,有的时候会造成手指受伤或者指甲断裂。但是对于手指指甲断裂,您可能都有些疑问,并且手指指甲出缺失工伤鉴定几级伤残也是......
·遗产执行人不还债务可以进行起诉吗?
遗产执行人不还债务可以进行起诉吗可以进行起诉处理。立案1、一般情况下,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