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回避规定2023年是怎样的?
一、刑诉法回避规定是怎样的?
刑诉法第二十八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刑诉法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刑诉法第三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二、刑事回避的适用人员是谁?
回避的适用人员是指在法律明确规定的回避情形下应当回避的公安司法人员的范围。只有属于这一范围内的人员才需要自行主动回避,或者被当事人等申请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和第31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解释的规定,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参与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司法警察、勘验人员、执行员。其中,审判人员指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以及其他在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检察人员指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对于检察委员会委员是否属于回避范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检察委员会委员对案件处理结果有重要影响,从维护司法公正出发,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纳入检察人员范围,依法回避。综上所述,根据刑诉法回避规定内容,刑事案件侦查人员、审判人员如果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人民法院的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对回避申请进行审批。如果办案人员没有自行回避的话,有关部门还看有指令回避,用命令的形式告知办案人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烟台市信息公开包括哪些
烟台市信息公开包括哪些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向社会发布下列重要案件信息: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等情况;社......
·离婚协议公证找哪个单位进行公证?
公证就是公证机构对有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离婚协议公证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离婚协议公证找那个单......
·成都醉驾的处罚有哪些
成都醉驾的处罚有哪些(一)、醉驾入刑标准:?根据2011年1月14日实施的关于实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的通知规定......
·抗辩权与形成权的区别有哪些?
在社会中,中国的法律是充分尊重公民的所有权利的,因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公民的权利,比如说抗辩权与形成权。这两中权利是在债务纠纷中存在的,当我们遇......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规定是怎样的?
交通工具的发达和迅速地普及,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交通问题,比如交通拥挤和一些“路怒症”的现象,但是更严重的是交通事故......
·过错责任的法律规定中是怎么定义过错责任的?
过错责任的法律规定中是怎么定义过错责任的?民事责任分为了很多种,包括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当事人所需要承担......
·著名商标续展费用是多少,要哪些材料
著名商标续展费用是多少,要哪些材料进行著名商标的续展其实也就是延长法律对著名商标的保护时间。我国法律规定对商标的保护期限统一为10年,而在保护......
·?
?一、在哪种情况下劳动者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又称即时辞职,是指劳动者无须向用人单位预告就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
·建筑工程分包的规定有哪些
建筑工程分包的规定有哪些?《建筑法》第二十八条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
·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挂牌督办制度的实行办法是什么?
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挂牌督办制度的实行办法是什么?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挂牌督办制度的实行办法是什么?1、为加强全区安全生产、职业健康重大案件查......
·一般税务局罚金现金缴纳吗
对纳税人偷税、漏税、抗税,除应追缴应纳税款和加收滞纳金外,可酌情处以一定的罚款;对不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不报送会计报表的纳税人,可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