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土地使用权70年到期怎么办?
一、房屋土地使用权70年到期怎么办?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续期的,应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这一条规定说明,土地使用年限届满时,使用者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可以申请继续使用。《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限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可见对于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到期土地使用权应当自动延期,这种延期属于无偿办理,可以重复延续;而非住宅用地使用权到期应当重新办理用地手续,其中属于出让土地的,因重新缴纳出让金,属于设定使用期限的划拨用地,需要根据法定条件重新申请办理划拨手续或出让手续,这种情形下因土地使用人属于规定,应当采取协议出让的方式供地,而是否能够划拨土地,则需要审查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对于没有设置使用权期限的划拨土地,就不用担心期限的问题了。
二、土地使用权的期限是多久?
据市国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根据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1、住宅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品房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2、工业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厂、工业区):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性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综上所述,土地使用年限有40年、70年之分,目前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最长,为70年。如果房屋土地使用权70年到期,按照目前政策规定,是可以自动续期的。这一点不用担心。当然,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出来,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怎么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怎么直接解除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
·股权由显名股东转给隐名股东的流程是什么
股权由显名股东转给隐名股东的流程是什么?1、公司召开股东会(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允许当前显名股东将股权转让给隐名股东。同时,其他股东出具放弃优......
·河南拆迁企业赔偿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河南拆迁企业赔偿的相关规定有哪些一、河南企业拆迁赔偿的相关规定于拆迁相关现在的最高级别法律规定为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商标权使用许可合同
商标权使用许可合同商标所有人将商标注册登记之后,可以将商标许可给他人使用,此时的许可包括了一般使用许可、排他使用许可以及独占使用许可。而无......
·民事财产纠纷多少钱可以立案?
民事财产纠纷多少钱可以立案?法院立案没有数额限制,只要双方当事人存在民事纠纷,符合立案条件的,都可以到法院起诉,法院应当立案。起诉的条件,见《......
·第二次开庭不同意离婚可以不去吗?
第二次开庭不同意离婚可以不去吗可以不去。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邻接权的概念和种类是怎样的
邻接权的概念和种类是怎样的你知道什么是邻接权吗?这一般是指与作品著作权相邻的一些权利。那么我国法律上是如何定义邻接权的呢?而邻接权主要又有哪......
·终止劳动合同用于什么情况
终止劳动合同用于什么情况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等法定原因而结束。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及其《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
·危险驾驶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危险驾驶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一、危险驾驶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危险驾驶罪最新立案标准是: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追逐竞驶是行为人在道路......
·一、写错房产位置的遗嘱有效吗?
一、写错房产位置的遗嘱有效吗?遗嘱里的信息都必须准确的,不然就无效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立遗嘱人就一套房屋,并且房屋面积、建设年代、楼......
·镇上不批养殖场怎么办
建议再次申请,注意流程规范。如果还是不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