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一、使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 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 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中期或长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 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二、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应该怎么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要严格按照使用缓刑的条件执行,只有犯罪分子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有悔罪表现的,才可以考虑适用缓刑。但是犯罪嫌疑人犯罪主观性恶劣,即便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用于缓刑,这样的话,就达不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醉驾认定书的内容都有什么
醉驾认定书的内容都有什么醉驾认定书中包括当事人酒精含量测试值、酒驾还是醉驾的认定及鉴定单位等。呼气检测结果达到或者超过醉酒驾驶标准的,对违......
·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条款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条款规定是什么?一、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条款规定是什么?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条款规定是用人单位不能够和劳动者约定违约金。《劳......
·向法院起诉离婚要多久才能离婚
法院在对离婚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控制审理期限,不能超过《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审限,否则的话就会构成违法。那到底向法院起诉离婚要多久......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是怎么样的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是怎么样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基本流程1、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在发起时应该订立发起人协议、投资协议或股东协议书,以明确......
·辞退员工需要多缴一个月社保?
辞退员工需要多缴一个月社保?辞退员工不需要多缴一个月社保,因为根据我们国家劳动合同法当中的规定,如果对于员工予以辞退的话,辞退的当月是需要缴纳......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怎么办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怎么办一、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怎么办没有办法,如果借款协议本身没有违法之处,这个协议就是生效了,你自愿为其担保,现在借款......
·如何举报嫖娼 嫖娼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不管是卖淫行为还是嫖娼行为,其实在我国都是不允许的,而一旦发现有人进行卖淫嫖娼活动的话,则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经过查实可以对具体的人员作......
·哪些情况下必须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必须以拍卖方式出让土地: (一)以获取最高出让金为主要目标,以出价最高为条件确定受让人的; (二)对土地使用者资格没有特......
·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开具的条件
单位员工在离职的时候,原公司应当依法为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是劳动者在新单位办理入职时,需要提供的,那么,与单位解除劳动......
·一、弱势群体继承遗产需要还债吗?
一、弱势群体继承遗产需要还债吗?弱势群体继承遗产也是需要还债的,欠债还钱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定,并不会由于是弱势群体就会有优待。从实践中......
·一、出轨要离婚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出轨要离婚赔偿标准是什么(一)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