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同居财产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怎么分割?
非法同居期间的财产怎样分割,有什么原则
?
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类推适用夫妻财产的分割规定,按一般共同财产处理,便成了一条司法惯例。(一)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原则上应归该方当事人所有。但另一方当事人对取得该财产的当事人在取得该财产时有资助,或在取得该财产的过程中有辅助性劳动及提供生活帮助的,则该收入或财产应为一般共有。可根据当事人在取得财产中的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份额。(二)同居后共同购置的财产属当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确定按份共有。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如同居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予适当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帮助。综上所述,对于同居期间共同财产分割,应充分考虑双方的男女关系、经济关系、对共同生活的贡献、同居的“程度”和“时间”,以及公序良俗等因素,其间所得财产不能简单地认定到底是共同共有、按份共有还是个人所有。2007年3月16日,我国颁布了《物权法》,并于当年10月1日实施。《物权法》第103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该条规定,虽然不是针对同居期间财产分割作出的规定,但是,《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使司法实践中对于同居财产的分割惯例受到了否定。家庭关系,一般指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得到法律肯定和认可的,而同居关系是被法律完全否定的,自然不属于家庭关系,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也就不能再类推适用夫妻财产的分割规定,按一般共同财产处理。对此,有关法律界人士指出,同居的财产分割与夫妻的财产分割具有很大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财产系法定共有,离婚时自然分割,除非有反证;而同居财产是谁的就是谁的,除非有反证才能分割。
法院审理分割同居财产案件时所遵行的基本原则是:
最高人民法院在1989年11月21日作出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0条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关于非法同居财产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怎么分割的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简单来说,非法同居的财产类推适用夫妻财产的分割规定,按一般共同财产处理,对于同居期间共同财产分割,应充分考虑到双方之间的男女关系、经济关系以及是否对共同的生活有所贡献等。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您还可以访问网咨询财产分割的相关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不知情的情况下运毒是否承担责任
不知情的情况下运毒是否承担责任《刑法》中规定的大部分罪名其实都是属于故意犯罪,也就意味着如果此时行为人属于过失而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话,那么往......
·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计算办法是什么?
关于劳动关系的知识,相信您都很清楚。在我国,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也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双方就建立了劳......
·一、离婚财产车如何进行分割?
一、离婚财产车如何进行分割?车在?离婚财产分割过程中应当根据车购买时的财产状态来进行决定分割情况,如果属于共同财产则应当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应......
·司法鉴定检材要求有哪些?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针对涉及具体案件专业性的问题,由特定主体委托法定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并依据一定的程序对特定的检材做出鉴定和判断的活动......
·烟草行政处罚案件案由是什么?
公民都知道吸烟不管是对吸烟人本身还是旁边的人都是有害的,所以国家就严格限制了烟草进入市场的数量和质量,而如果在烟草市场中出现了任何经营的违法......
·父母能拒绝抚养子女吗?
父母能拒绝抚养子女吗?一、父母能拒绝抚养子女吗抚养孩子是父母的义务,10周岁以上孩子跟谁生活可自己选择。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
·出租房屋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现实中,不管是买卖房屋还是租赁房屋,此时其实都是有一些需要当事人注意的地方,而我们一般称之为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是不引起重视的话,那很有可能会......
·房屋买卖的交易程序是什么?
房屋买卖的交易程序是什么?1、订立买卖合同:房产买卖双方通过接洽协商,对所交易房产的坐落位置、产权状况及成交价格达成共识之后,买卖双方即要签......
·对于欠条借条哪个效力大?
对于欠条借条哪个效力大?借条要大于欠条效力的;借条的法律证明力大于欠条,如发生诉讼,借条持有人只需向法院说明借款发生的事实经过即可;欠条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