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处理汽车被追尾的事故
一、汽车追尾事故的责任怎么认定
1、后车撞行驶中的前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全部责任;2、夜间前车没有尾灯,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3、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未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4、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按规定开启了危险报警闪光灯并设置了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5、前车超长且未按规定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6、前车倒车或溜车撞后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二、要怎么处理汽车被追尾的事故
1、保留现场认清责任
通常在城市道路的追尾事故,基本上承担责任的都是后面的追尾车辆。加上现在提倡事故的快速解决,为了不给交通添堵应尽快将车辆撤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追尾一方的你就要立刻“清扫战场”,并乖乖地承担责任,正确的做法是暂时保留现场,并下车与前车司机进行如下确认:前车的刹车灯是否有效(尤其是晚上); 前车驾驶员是否有酒后行驾嫌疑;如果是出租车,他是否在禁止停车路段紧急停车。如果前车确实有这些情况的话,那作为追尾一方的你,肩上的责任可就减轻很多了。当然,如果并没有这些问题的话,那事故责任则相当明确,尽快报交警和保险公司,快速解决事故。
2、注意防止二次事故
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两辆车发生擦碰或追尾,事故并不严重,但当事者却没有将车辆移走的意思。两边的车辆呼啸而过,当事人却大摇大摆站在马路中央“讲数”,丝毫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其实,这不仅不利于公共交通,更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车主第一时间将事故车辆的位置用粉笔在地上做标记,然后迅速将车辆靠边。打开车辆的应急双闪灯并尽可能远地在车辆后方,摆放反光三角板或反光筒,等待交警处理。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为了保险起见,包括车上人员在内的所有人还应该撤离公路,在防护栏外等候。此时当事人应该先转移到安全的地带,以免造成二次事故,之后就是报警通知交警和医护人员到现场处理。当然了,在处理这类事故的时候一般还是会先对事故责任作出认定的。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请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
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我国的法律为了保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合同当事人赋予了抗辩权。它是指当对方提出某种请求时,可以行使......
·公司欠薪过多少时间去仲裁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无故扣发或者拖欠。“月工资”包括月工资和月工资两种形式。因此......
·一、男方婚内出轨没钱为由不付抚养费怎么起诉?
一、男方婚内出轨没钱为由不付抚养费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
·提出笔迹鉴定的当事人是谁?
提出笔迹鉴定的当事人是谁?对笔迹鉴定的申请由谁提出,应当根据具体案情的不同而分配。当原告所提供证据达到了证明借贷关系成立或证明了借条系被告所书......
·劳动关系事实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当你去一家公司应职,那家公司聘用你之后,你与那家公司之间就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所以说事实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中是最重要的。所以有很多纠纷也是由事......
·盈余公积转增本公司法规定是什么?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利润,这是公司经营的目标。公司注册资本越大,说明公司抗风险能力越强。公司每年可以提取盈余公积。公司法规定了盈余公积的......
·车祸轻微伤赔偿标准赔2万合理吗?
车祸轻微伤赔偿标准赔2万合理吗?一、车祸轻微伤赔偿标准赔2万合理吗?车祸轻微伤赔偿标准赔2万合理,车祸后当事人有受伤的情况,经过伤情鉴定是为......
·国外驰名商标国内抢注是否需要担责
一、国外驰名商标国内抢注是否需要担责?不需要,商标法的空间效力范围是中国(港澳台除外),因此在“国内”注册商标,只需要考虑国内现有商标情况下......
·无抵押免担保贷款怎么申请?
无抵押免担保贷款怎么申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当遇到这类情况时,人们会选择向银行贷款。无抵押免担保贷款属于信用贷款,......
·关于探视权的规定法院会怎么判决?
关于探视权的规定法院会怎么判决?所谓探视权,是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的一种体现,那么,如果离婚夫妻未就此达成协议,法......
·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我国《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