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员工单位社保费用是多少
一、社会保险的缴费费用如何确定?
缴费基数有上下限的规定,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体工商户雇工缴费基数选择为60%或者100%);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
二、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1、基本养老保险费计算缴纳:
缴费比例:目前湖北省和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总缴费比例为28%,其中个人缴费比例8%,单位负担20%。
2、医疗保险费计算缴纳:
缴费比例:基本医疗保险总缴费比例郑州地区9.5%,武汉地区为10%。其中郑州地区单位负担 7.5%,武汉地区单位负担8%,两地区个人负担都为2%。
3、失业保险费计算缴纳:缴费比例:总缴费比例3%。其中个人负担1%,单位负担2%。
4、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参保遵循自愿原则,缴费由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负担,根据员工参加工作年限分为10年及以下、11年至20年、21年至30年、31年以上四个类别分别按缴费基数的1%、3%、5%、7%相应比例缴纳,单位按员工缴费的1.2倍负担。
三、以社保中的养老金为例,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 个人账户本息和÷120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1、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 个人账户本息和÷120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2、“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注: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我们熟知的社保缴费包括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两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缴纳的单位社保费用的金额是需要按照法定的比例缴纳的。至于具体金额多少根据地区企业而定,不同地方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保缴费一般情况由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保险缴费组成。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工资水平的提。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划拨地能继承或赠与吗?
行政划拨地能继承或赠与吗?取得了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划拨的土地,可以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dao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四条 划......
·身份证过期了在外地可以补办吗?
身份证过期了可以在外地补办。申请换领的交验居民身份证,申请补领的交验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异地受理点受理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申请后,及时将受理......
·预告登记后房屋产权归谁?
在进行房屋买卖的时候,可能当事人为避免出现一房二卖的情况,因此会先进行预告登记,但预告登记并不等同于房屋的产权登记,因此不少人此时对房屋的产......
·旷工不发工资是否合法
一、旷工不发工资是否合法对于正常上班期间的工资还是需要支付的,单位不能因为旷工即扣除全月应该发放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
·涿州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涿州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有哪些?
您对劳动合同应该都不陌生吧,无论是企业带头人,还是普通职工,都需要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避免日后的纠纷,同时还能在日后的纠纷中有证据可循。那么,......
·不动产登记证明有什么用?
不动产登记证明有什么用?一、什么是《不动产登记证明》《不动产登记证明》是他项权证,用于证明不动产抵押权、地役权或者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事项......
·过失犯罪包括哪些情况?
过失犯罪包括哪些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
·在我国没证据如何能因感情不和诉讼离婚?
在我国没证据如何能因感情不和诉讼离婚?起诉是当事人的权利,当事人即使没有证据,仍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没有证据夫妻感情确实破裂,法院可以调解......
·产品质量侵权纠纷举证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产品质量侵权纠纷举证责任是怎么规定的?产品质量责任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原告只须证明其损害是由于产品有缺陷所致就可以提出赔偿,而被告是否有过......
·二手房交易流程是怎样的 ?
二手房的交易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进行二手房买卖,近年来,随着商品房价格的一路上涨,不少人将目光转向了二手房。而在实际购买二手房之前,最好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