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发展迅速,很多犯罪分子也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活动,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因此,诈骗2000元至4000元,就可以立案,具体数额,根据所在省份不同,在2000至4000元间确定。
根据国家的立法以及审判意见,诈骗2000元至4000元左右就可以进行立案侦查了。因为各个省份的立案标准不一,所以有的省份高,有的省份低,但基本都在2000——4000元的范围之内,所以一旦受骗损失了2000元以上的,建议报警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公证需要的材料具体?
公证需要的材料具体有哪些一、公证需要的材料具体有哪些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法人......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四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的案件、......
·公诉转自诉的案件范围是怎样的
公诉转自诉的案件范围是怎样的一、公诉转自诉的案件范围是怎样的公诉转自诉的案件有以下八种情形:(一)故意伤害案;(二)非法侵入住宅案;(三)......
·企业重组管理办法是怎么规定的
企业重组管理办法是怎么规定的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事项的处理。但是很多人对于企业重组的相关知识不了解,那么企业重组管理办......
·合同到期后公司没有续签仍在工作可以赔钱吗?
合同到期后公司没有续签仍在工作可以赔钱吗?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当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
·那种情况起诉离婚可赔偿?
那种情况起诉离婚可赔偿?1、重婚。重婚是指一方有配偶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以及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
·律师辩护坐地起价是否合理?
一,律师辩护坐地起价是否合理律师办理一般刑事案件代理收费标准:一般刑事犯罪案件侦查阶段2000-4000元/件审查起诉阶段3000-5000元/件(一......
·合同的效力有几种类型?
合同的效力有几种类型???????生活中我们会和别人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究竟合同的效力有几种类型?我们签订的合同是什么类型?并不是所有白纸黑字签订的......
·在我国起诉离婚也需要开庭吗?
在我国起诉离婚也需要开庭吗?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调解达成协议,签......
·告诉才处理只能自诉对不?
告诉才处理只能自诉对不?司法实践中,把“告诉才处理”案件错误的理解为自诉案件的做法,难以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悖法律精神。审判实践中的“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