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多久结束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由于目前二审中撤回起诉仍系个别现象,尚未引起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的重视,但笔者认为,若放任这种情况发生带来的危害不可想象:
首先,二审中原、被告诉讼地位将不再平等,违反我国民事诉讼法“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原审原告一方对具体案件有一撤到底的权利,这种动辄不顺我意就推倒重来的做法,从根本上抹杀了被告之前为诉讼活动做的所有努力,使被告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被告若想解决原本的纠纷,只有通过另交诉讼费作为原告另行起诉,而在本次诉讼中一审二审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律师费和其他应诉、收集证据等过程中开支的各项费用无法要求原告补偿,另一方面原告另行起诉或者应诉也是同样的情况,结果只会增加双方的诉讼成本。
其次,将导致诉讼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一,现行民诉法规定,原告撤回起诉后,在法定期间内有权就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提起诉讼。 若法院对原告的撤诉申请不加限制,只要查明出于自愿就可以随时准许,同时考虑到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理论上原告可以无休止的提起诉讼,利用各个法官对相关案件事实认定和法条适用方面理解的不同,同时钻法官自由裁量的空子,在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中反复选择,甚至在同一个法院的不同承办法官中反复选择,重复起诉,做最有利于自己的尝试。这可能导致一件极为简单的民事诉讼案件最终经过两级法院多个法官的多次审理,大量程序性工作被重复,不同承办法官反复就该个案作案前阅卷工作,严重浪费司法资源。
第二,原告可以从已被撤销的一审判决中刺探法院对该案的倾向性意见,并在通过前一次诉讼双方的质证和辩论后,针对被告的反驳意见和证据,补充收集和提交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删改起诉书和辩论意见中对自己不利的陈述,甚至大胆销毁、涂改关键证据,收买证人作有利于自己的陈述,给审判工作中的事实查明带来极大难度。
第三,由于二审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回起诉,则一、二审的诉讼费用均应减半由原告承担,原告经历了两审法院的审理,最终却只用给一次案件受理费用,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浪费了诉讼资源 。
最后,原告随意滥用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起诉权和上诉权,不仅造成当事人的讼累,使国家的司法资源产生了极大的浪费,影响人民法院工作效率的提高,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人民法院的形象。这一行为若被大面积效仿,导致钻空子的现象泛滥,则法院正常的工作流程必将崩溃,而以各案被告为首的其他当事人极易将对原告的不满转嫁法院头上,质疑司法权威。社会大众若知晓此现象,必会责怪司法不公,不再相信法律能有效保护人民的利益,届时法制社会的稳定将荡然无存。
当我们在法院最初一审判决之后感觉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是判决不利于自身利益可以想跟高级法院提起二审,但是不能滥用法律法律赋予的上诉权,总之我们在提出诉讼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以上是对民事诉讼二审多久结束的解答。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官员参与非法集资诈骗应当作何处理
当今社会,一些非法分子为了获得他人的财产使用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除了您常说的网络诈骗以外,集资诈骗也是经常会出现的。集资诈骗主要是针对人来进......
·厂房征收后该得到什么补偿?
厂房征收后该得到什么补偿?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企业用地被征收的情况,上面的厂房自然也会被征收拆迁。这会对企......
·根据法律规定协议公证在哪里公证?
根据法律规定协议公证在哪里公证?一、根据法律规定协议公证在哪里公证?根据法律规定协议公证在公证机构来进行办理。1、办理财产分割协议公证,......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2、债务人须享......
·同房分居是否算分居?可以离婚吗
一般的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都是同房居住的,但是如果夫妻双方之间感情不和的话是可以分居的。在分居超过两年之后可以办理相关的离婚手续,但是同房分居......
·合同终止后怎么办
合同终止后怎么办一、合同终止后怎么办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
·职务侵占罪一般判几年?
职务侵占罪一般判处5年左右有期徒刑。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二、双方无子女,乙方现在没有怀孕。三、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1、夫妻财产清单如下:(1)甲方名下的动产、不动产清单:a、......
·先做工伤认定书还是先做伤残鉴定?
先做工伤认定书还是先做伤残鉴定?一、先做工伤认定书还是先做伤残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发生工伤后,应先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