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酒后受伤算不算工伤?
一、根据法律规定酒后受伤算不算工伤?
根据法律规定酒后受伤不算工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于工伤的认定明确的规定的存在,醉酒或者是吸毒行为则不能够认定成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按照以上规定,如只是饮酒,则依法可认定为工伤。不过,根据该条例规定,醉酒是不能认定为工伤的,若单位认定其醉酒,则需单位举证。醉酒的标准借鉴交通安全法中的标准,每百毫升血液中含大于等于80毫克的酒精。
二、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
《工商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国家对于工商认定,它是做出列举性和例外性的规定,具体的列举性的规定,就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场合,这三个关键性的认定因素,而例外性的规定,包括有故意犯罪或者是醉酒自杀的状况。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捡到遗失物是否取得所有权?
捡到遗失物是否取得所有权?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人捡到一些别人遗失的物品,这些物品在法律上被称为遗失物。在捡到这些物品之后,可能会有些人认为物......
·商标被人抢注该怎么办?
商标被人抢注该怎么办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利人可以选择以下两个法律途径来主张权利:1、就初审公告的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根据商标法第三十条的规......
·在先权益人能无效后面注册的商标吗?
在先权益人能无效后面注册的商标吗?在先权益人不能无效后面注册的商标,根据《商标法》第四十四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四条、第十条、第十一......
·房屋装修合同的签订
1、装修工期的约定 一般2居室90平米的房间,简单装修的话,工期在30天左右,装修公司为了保险,一般会把工期约定到40-50天。 2、付款方式的......
·定金合同上写的总公司章盖的分公司合法吗
定金合同上写的总公司章盖的分公司合法吗合同抬头是总公司盖章是分公司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合法的,合同抬头和盖章的法人组织信息应该是一致的,根据《......
·企业控股合并需要整合吗?
企业控股合并需要整合吗?企业战略整合是指主并企业在综合分析目标企业情况后,将目标企业纳入其战略之内,使目标企业的所有资源服从主并购企业的总体战......
·一、小孩抚养费标准是多少?
一、小孩抚养费标准是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
·醉酒驾驶电动车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醉酒驾驶电动车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一、醉酒驾驶电动车的法律规定有哪些?酒后驾车的“车”不仅指汽车、摩托车,而且还有电动车,甚至包括自行车。虽......
·借条无还款日期是否有效?
借条无还款日期是否有效?借条在书写时如果并没有写还款日期是不会影响借条的效力的,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权利人在二十年内都可主张权利。根据《民......
·专利普通许可使用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专利普通许可使用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在知识产权中,是由专利的。对于这项专利,产权所有者可以进行转让,申请专利的人支付专利费用,还要签订专利......
·涉嫌偷税漏税多少金额立案?
涉嫌偷税漏税多少金额立案根据《刑法修正案(七)》将罪名由“偷税罪”改为“逃税罪”。本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