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上诉状应怎么写?
员工因为工伤赔偿问题和单位出现纠纷,员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写上诉状,上诉状一般需要填写员工本人的基本情况和单位的情况。包括员工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工作单位名称、地址和法人及主要负责人的姓名等。同时还需要写明申请劳动仲裁的理由原因。最后是掌握的证据有哪些,证据来源的说说明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不服工伤认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律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53条第1项规定:“有下列情开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毒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冲突?如果有冲突,应当优先适用哪一方的规定?
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的上述规定,应当从立法本义上去理解,而不能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因工伤认定是行政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出决策需要掌握大量的政策,当事人对工商认定结论不服,将行政复议前置,有利于加强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解决问题。
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前,工伤认定行政复议不是提行政诉讼必经的前置程序。从立法本义上看《工伤保险条例》第53条应当是将行政复议作为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的规定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不一致的,但为部门规章,其效力低于作为行政法规的《工伤保险条例》。两者冲突时,应当优先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此,在当事人不服工伤认定结论的情况下,应当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时效为6个月。
综合上面所说的,工伤认定主要就是针对于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所出的劳动诊断结果,工伤认定是必较有权威性的,如果用人单位不给或拖欠赔偿金的话,那么劳动者是可以直接提起诉讼,让其给予自己的劳动补偿金,所以,劳动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监视居住由哪个部门决定
监视居住由哪个部门决定公、检、法三机关均可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必须由公安机关执行,所以检察院和法院作出的监视居住的决定,也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在涉外离婚过程中,同样也是可能出现财产分割方面的纠纷。此时运用诉讼方式解决,就需要注意其中的诉讼时效问题。那么涉外离婚财产分割纠纷的诉讼时效......
·车险保单掉了可以补吗?
机动车辆的保险单是被保险人进行理赔时必须要出示的材料和书面凭证。那如果车辆保险单不小心丢失了该怎么办呢?车辆保险单是可以补办的,丢失后根据相应......
·一、房屋租赁出租人单方解除权有哪些条件?
一、房屋租赁出租人单方解除权有哪些条件?根据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以下情形,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一)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
·产品质量纠纷和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产品质量纠纷和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问题?在产品质量纠纷和买卖合同中,基本内容都包括当事人对于买卖产品的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的约定......
·孩子是否可以在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任意一方户籍入学?
孩子是否可以在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任意一方户籍入学?一、孩子是否可以在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任意一方户籍入学?孩子是可以在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任意一方户......
·关于审理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关于审理诈骗罪,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属于诈骗罪,个人诈骗应当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2-20万元,诈骗数额巨大,应当判......
·购买二手房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购买二手房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1、产权清晰产权证上的房主与卖房者是否一致;搞清楚所卖房屋的性质;产权证上所确认的面积与实际面积是否相符;验证产权......
·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约怎么赔偿
通常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期限届满后,用人单位会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但也有不续签的情况下,此时可能需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进行赔偿。那么劳动合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