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婚对方孩子抚养的义务吗?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因此,再婚夫妇的另一方是应当共同抚养孩子。
事实上,带孩子再婚后,对方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孩子的继父或继母,而孩子则成为对方的继子女,因而,对方自然需要共同抚养孩子。可见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与亲生父母子女关系相同,继父母对继子女就有了抚养教育的义务。
而且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抚养教育关系,不仅仅体现在继父母负担了继子女全部或部分生活费和教育费,更体现在对继子女进行了教育和生活上的照料方面。所以即使继父母未能负担全部或部分费用,只要其对继子女进行了教育和生活上的照料,也可以说他们之间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产生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二、变更抚养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5、根据以上规定,只要具有上述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
离婚后,孩子由谁抚育,应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在这个前提下,夫妻离婚时可以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决。
随着我国的离婚率不断增加,那么社会中的离婚夫妻越来越多,同时也需要对子女的抚养权进行分配,如果没有争取到抚养权的一方也是拥有探视权的,当离婚的双方再次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如果对方带子女一同生活,继母和继父也是有义务去抚养和养育继子女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个人债务纠纷如何诉讼
债务纠纷是让很多人都头疼的一个问题,债务纠纷的意思就是指在一般的借贷关系当中,债主和借贷人之间产生的关于债款的纠纷问题。通常我们讲欠债还钱,......
·买房时的房屋他项权证是什么证件?
买房时的房屋他项权证是什么证件?指在他项权利登记后,由房管部门核发、由抵押权人持有的权利证书。《房屋他项权证》是房屋产权登记机关颁发给抵押权......
·信息公开复议决定书多久进行公布?
信息公开复议决定书多久进行公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您都知道存在着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有些行为是必须要先进行行政复议,才能够进行行政诉讼的......
·故意毁坏财物罪多少钱以上才能拘役?
故意毁坏财物罪多少钱以上才能拘役故意毁坏财物罪5000元以上才能拘役,故意毁坏财物罪拘役三年左右,如果财产损失超过5000元,按照《刑法》规定的“故......
·交通事故误工费金额怎么计算
交通事故误工费金额怎么计算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
·故意毁坏财物其他严重情节?
故意毁坏财物其他严重情节有哪些一、故意毁坏财物其他严重情节有哪些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
·公司法三独的规定是什么?
公司法三独的规定是什么?公司法三独的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
·工作三年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可以申请吗?
工作三年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可以申请吗?可以申请;《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
·工伤赔款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工伤赔款算夫妻共同财产吗不属于。一方因工伤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亦即个人财产。这是因为一方工伤的补偿......
·医疗过错认定从医疗过程来认定包括几个环节
医疗过错认定从医疗过程来认定包括几个环节一、确定医疗机构是否有注意义务㈠治疗效果追求义务。⑴是否按批准的诊疗范围开展诊疗活动;⑵为诊治......
·寻衅滋事罪两高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