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非法集资怎么量刑?
一、单位非法集资怎么量刑?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十九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5、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非法集资的特点有哪些?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至于非法集资怎么量刑,要看触犯的具体罪名,如果是集资诈骗,处罚比较严重,最高可以到无期徒刑。法院审理非法集资案件,都根据涉案金额、犯罪情节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量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一,当事人继承所得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当事人继承所得属夫妻共同财产吗视情况而定。在婚姻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继承或接受遗赠而取得的财产,属双方共同财产。如夫妻一方或双方所继......
·连带责任保证期间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吗
连带责任保证期间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吗连带责任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应当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既然定位于诉讼时效,就应当适用民法所规定的普通诉讼时......
·注册公司房屋租赁合同面积及租金的规定
注册公司有时需要用到房屋租赁合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供份租赁合同和房产证复印件,完成公司注册。当事人在注册公司以及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要......
·司法鉴定文书审核规定都有哪些内容
司法鉴定文书,是指我国的司法部门在对一些文书的鉴定上的规定和解答。这类鉴定主要是以鉴定的笔迹、图章、纸张等细节做较为详细的鉴定。那司法鉴定文......
·紧急避险的特征都有哪些内容
不管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其实这都是有一定的特征,而对特征的了解,其实也就更能知道这些具体是指的什么,都有怎样的表现形式。那这个紧急避险的......
·法律上认缴注册资本如何办理手续
法律上认缴注册资本如何办理手续法律上认缴注册资本如何办理手续一般流程是第一步:企业核名公司名称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行政区划、字号、行业(......
·被肇事逃逸保险能报吗?
被肇事逃逸保险能报吗?被肇事逃逸保险是不能报的,由于当事人逃逸,本来具有的商业险消失,从而只能使用交强险进行赔偿。驾驶者一旦逃逸或者醉驾、汽车......
·网签合同丢了怎么办
网签合同丢了怎么办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购房合同没有做预售登记前丢失的,只需将剩余的合同作废,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如果是在购房合同做完......
·辞退员工什么时候支付工资
辞退员工什么时候支付工资新劳动法无此规定,但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此规定,应在辞退员工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
·遗赠扶养协议怎样撤销?
现实生活中,一些没有子女的老年人,为了确保其能够得到生活上的照顾,通常会和他人签署一份遗赠扶养协议。这份协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接受赠与......
·当事人上诉维持原判怎么办?
当事人上诉维持原判怎么办?二审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当事人应当执行判决决议,不能再提起上诉。如果认为生效判决确有错误,可以依法向上级法院申诉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