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以后双方轮流抚养是否可以
绝大多数的亲生父母亲当然不愿意被任何事情影响到对孩子的抚养问题,因而有些人在离婚的时候也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的,所以也会产生轮流抚养的想法。甚至不排除有些人在独立争取孩子抚养权几率较小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想要申请轮流抚养的。那么,离婚以后双方轮流抚养是否可以?
离婚以后双方轮流抚养是否可以?
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6、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这种状况只能是建立在夫妻双方都无异议,或者孩子自己这样选择的,否则单纯想要法庭这样判决的话是不可能的。因为实际的原因可能就会导致孩子长期的来回两地不停地周转,这种不稳定的成长环境显然是不利于当事人学习和生活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索债型案件定罪问题
1、索要合法债务。这种情况是以存在合法债务为前提的,行为人为了索取合法债务而实施绑架、拘禁行为,应按照刑法第238条第3款的有关规定:为索取债物非......
·检察院批捕是否为审查起诉阶段?
一、检察院批捕是否为审查起诉阶段?批捕属于检察院的审查起诉程序,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公安机关在侦查中认为需......
·一般拐卖儿童案特点有哪些
一般拐卖儿童案特点有哪些拐卖儿童案特点有拐卖犯罪团伙化、专业化、对象低龄化、手段多样化等等。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拐卖儿童罪的,处5年以上10年......
·成都结婚彩礼的返还条件有哪些
现在很多地区男女结婚都流行给付彩礼,这俨然成为了各地结婚的一项习俗,但一般在给付彩礼的时候很少产生纠纷,毕竟对于彩礼的数额没有要求,因此双方......
·如果不住院有没有误工费
如果不住院有没有误工费没住院是可以赔偿误工费,但是需要医院主治医生开具《疾病诊断意见书》来证明你伤势未愈,需要休息,这样才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误......
·女方要离婚财产怎么分配制度
夫妻双方离婚以后的财产分割问题,这本来就是双方正常合法的权益。但是离婚财产的分割问题,在婚姻法当中有法律依据,也不是其中哪一方随随便便就可以......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基本流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基本流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事故发生后,基本的处理流程如下:现场勘查1.发生交......
·上海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是多少?
上海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是多少?上海市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以子女出生前一年市统计局公布的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并结合当事人不符合法律、法规......
·一,抚恤金、丧葬费继承纠纷答辩状需要注意哪些
一,抚恤金、丧葬费继承纠纷答辩状需要注意哪些1、不要使用过激言论。谁对谁错自有法官评说,故所用词语尽量选择中性词,特别是针对他人的人身攻击......
·主动辞职离职金单位需要支付吗?
主动辞职离职金单位需要支付吗?员工主动辞职不能否得到补偿或赔偿。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的具体情形如下:《劳动合同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