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行政行为复议复核期限有什么规定么?
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而内部行政行为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有重大的影响。
二、内部行政行为复议复核期限有规定么?
我国行政诉讼法将其列为不可诉行为之一,即被处分或被处理的人不服,不能申请复议,但可依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如《行政监察法》第37条规定:“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三、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主要区别:
1、行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不同。
实施内部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与该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之间,必定存在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以及其它隶属关系,或者存在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法定的监督关系。实施外部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与该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之间,基本上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或者其它隶属关系,而只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最终取决于外部行政行为的实施者所拥有的对某类行政事务的管理职能而不来源于该行政机关的领导职能。
2、行政行为的作用力不同。
内部行政行为通常只涉及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事务,其作用主要和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有关,不影响外部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外部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对外行使公共权利的行为,因而直接影响着外部相对人的利益。由于这两种行政行为的上述区别以及行政机关行使这两种权利的性质和依据也不同,因此,不同性质的行为引起的争议应由不同的途径予以解决,即内部行政争议由行政机关自身解决,外部行政争议由法院解决。如果将行政内部争议也交由法院解决,一方面法院不熟悉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并缺乏具体的争议处理手段,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法院干扰行政机关正常工作,影响依法行政的效力。因此,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法院不受理就行政机关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提起的诉讼。
由此可见,如果公务员受到了处罚,是不能申请复议的,所以就没有复议期限的说法。因为内部行政行为是不可诉行为之一。但是可以申诉,监察机关收到申诉三十日内作出复查,如果仍不服,可以在收到复查决定三十日内向上一级申请复核。所以申请复核期限最多是六十天。以上便是关于内部行政行为复议复核期限的一些内容,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江苏刑事量刑标准是什么?
法官能够行使自己合法拥有的审判权对犯罪的人予以法律规定的处罚,但是这也说明了法官的权力也被限制在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而不能添加自己的情感对犯罪......
·私人借钱赖着不还怎么办
私人借钱赖着不还怎么办(一)到期直接开口到期没有还债的朋友,有可能是没有能力还,有可能是忘了,甚至有可能根本没打算偿还,但是不管哪一种,只......
·多份遗嘱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吗
多份遗嘱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吗1、如果多份遗嘱中没有公证遗嘱:根据《继承法》第二十条第二项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借信用卡的人坐牢了怎么办
经持卡人同意之后,可以以持卡人资产抵还。但是在未获得持卡人授权同意的情况之下,不得以持卡人资产来直接抵偿信用卡应收账款。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物业管理常见纠纷有哪些?
物业管理常见纠纷有哪些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纠纷、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纠纷、保管合同纠纷、相邻关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地面(公共场所)施......
·股权转让是怎么回事?
股权转让是怎么回事?市场经济下,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繁度日益增加,时不时会听到有人在问这样的问题:股权转让是怎么回事?从字面意思看来,所谓股......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
·什么情况下一审会判离婚
在什么情况下一审会判离婚1、人民法院判决是否离婚,是从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原则考虑,所以对于判决离婚的案件,比较谨慎。2、现行民法典......
·举证责任倒置适用于什么情形
举证责任倒置适用于什么情形1、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
·个人入股合作协议书怎么写?
个人入股合作协议书怎么写?个人入股合作协议书范本甲方:乙方: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本着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