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的条件
首先一点是,选定民政局办理离婚,这个民政局的选取必须是男女其中有一方的户口是这个民政局辖区内的常住户口。这就是我们通俗说的要到户口所在地办理离婚手续。
第二个条件是,男女双方必须是合法夫妻,所谓合法,就是是按照法律规定有办理结手续的,已经登记结婚的。比如说同居未领证的“夫妻”,婚就不存在“协议离婚”了。同时,还要双方是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去离婚的,而不是受他人胁迫、威胁去离婚的。
第三点,就是说男女双方已经去名下共同的财产如何分配达成了协议,如果存在债务,也包括对后续的债务要如何偿还做出了协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有子女,还必须对子女的未来的照顾、教育费用等有了协商的结果,而且要双方都同意、认可。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协议离婚的程序:
1、申请
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办理离婚登记的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2、审查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3、登记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对于符合离婚条件的,应予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
通过协议离婚方式离婚的,即使男女双方身在异地他乡,男女双方也必须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双方均在外打工,不在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则双方均必须回到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协议离婚手续。
最后一点,如果去办理离婚手续,需要男女双方亲自一同去办理,不能请别人代办。
协议离婚对双方而言都比较方便,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协议离婚时签订的协议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当然,如果双方协商不成,也可以去法院诉讼离婚,相比较而言,打官司离婚,需要耗费的时间长,手续也会多一些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一、老年再婚的财产分配怎么进行?
一、老年再婚的财产分配怎么进行?对再婚共同财产分割时,通常会依照男女平等的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及有利于生产和方便......
·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逃匿的规定是什么?
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逃匿的规定是什么?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逃匿的规定是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
·一、保险能作为财产分割么?
一、保险能作为财产分割么?可以,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在一般情况下,是算作夫妻共同财产的,夫妻双方当事人是需要平等分割的,如果......
·1.在我国
1.在我国,如果夫妻两个人想要离婚,根据我国的婚姻法的相关规定,需要提供以下的文件资料:(1)夫妻两个人的户口本。(2)夫妻两个人各自的居民身份证......
·专利与商标注册有什么区别?
1.商标和专利的客体不同:专利保护技术内容,包括发明、使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保护商标本身,比如图形、文字、它们的组合或者立体商标。2.商标和专......
·入职半年辞退赔偿是多少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
入职半年辞退赔偿是多少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2个月的赔偿金。如果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情形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劳......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随时辞职可以吗?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随时辞职可以吗?可以的,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
·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一、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对于诈骗罪,其量刑标准如下:(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代位继承继承多少份额
法定继承中对继承的份额法律有一般规定,在同一顺位的份额相同,具体分割时还要看其他情况,那在代位继承中,代位继承继承多少份额?此时关系到代位继......
·书面合同里没有违约金合法吗
书面合同里没有违约金合法吗?合同里没有违约金也是合法的,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并不是必须要约定违约金,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按照法定违约金......
·员工被行政拘留能不能被辞退
员工被行政拘留能不能被辞退一、员工被行政拘留能不能被辞退单位以员工被行政拘留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可取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