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女方不来怎么办 诉讼离婚需要多长时间
一、诉讼离婚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则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可见,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立案之后多长时间必须开庭审理,而是只要求在3个月或者6个月内审结。从法院审理案件的实际来看,一般在立案之后20日至30日内开庭的几率比较大,极少数情况可能需要几个月之后才组织开庭。大多数离婚案件均在3个月内作出了判决,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以及涉外离婚除外。前面所讲述的是法院开庭审理离婚案件时,可能需要耗费的时间。很多时候,法官首先会主持诉前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够达成一致,那么,会大大缩短离婚诉讼的时间,极有可能在1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解决离婚纠纷。
二、起诉离婚女方不来怎么办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很过当事人在诉前与对方谈及离婚时,对方态度恶劣,甚至扬言,你起诉了我也不接传票,我也不到庭,就是让你离不成,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例,但最终“不睬”法院传票的寥寥无几。虽然现在法院审理离婚案件,通常是打电话让当事人取,或寄法院专用邮政快件,但如果遇到拒不配合的当事人,法院仍会派员送达。即使当事人拒签,法院仍可依法采用留置送达,只是手续麻烦了一些而已。如果当事人一方接到了法院传票,基本上都会到庭的,不然法院可能会缺席判决,可能会作出对拒不到庭一方不利的判决。为了使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失,当事人自然不会缺席自找麻烦的。离婚案件中,女方作为原告一方要是不出庭的话,则此时一般会按照原告撤诉进行处理,诉讼费用也是由原告来承担,但通常是减半收取。而要是女方作为被告不出庭的话,则法官也是会进行缺席判决的。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请上网站进行具体了解。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家人被刑拘了怎么办
家人被刑拘了怎么办一、家人被刑拘了怎么办?首先遇到家人被警方带走拘留时,一定不要慌张,可以先调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被调查,然后再想办法让......
·有关抱着孩子坐副驾驶扣分吗?
有关抱着孩子坐副驾驶扣分吗?副驾驶抱孩子不会被扣分或者罚款。交通安全法规或者交通处罚法并未对此种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根据对于私权利来说,法无禁......
·保全的财产超过诉讼标的额可以吗?
保全的财产超过诉讼标的额可以吗?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保全的标的肯定不能超过诉讼标的额的,否则的话当事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马上解除超过标的额部分的......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作用是什么?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作用是什么?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
·投标保证金的上限是多少
投标保证金是指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随投标文件一同递交给招标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额的投标责任担保。其主要保证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后不得撤销......
·离婚中的过错赔偿规定是怎样的?
离婚中的过错赔偿规定是怎样的?离婚中的过错赔偿规定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中第1091条规定必须是行为人存在的过错,而且相关的损害事实......
·刑事诉讼法冻结时间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刑事纠纷案件,这些案件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家也十分的重视这些问题,刑事诉讼法将......
·行政官司的判决结果都?
行政官司的判决结果都有哪些一、行政官司的判决结果都有哪些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1、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
·抢劫罪的起诉书范文
抢劫罪的起诉书范文抢劫罪的起诉书上诉人:×××,男,×年×月×日出生,×族,××文化,无业,户籍地址:×市×区×村×队×号,身份证号码:......
·一、劳动合同续签病假期间应该怎么处理?
一、劳动合同续签病假期间应该怎么处理?1、员工病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劳动合同期限依法顺延至医疗期结束。2、如果员工的病情比较复杂,一时半会......
·挪用资金罪的概念是什么
挪用资金罪的概念是什么挪用资金罪(刑法第272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