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该合同对买卖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一方交钱
一、买受人可以退房的情况有哪些
1、购房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后,买受人有权退房。2、购房合同被依法撤销后,买受人有权退房。3、按揭不能,买受人有权退房。4、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或迟延办理产权证超过一定期限,买受人有权退房。5、房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有权退房。6、房屋主体结构质量存在问题,买受人有权退房。7、房地产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买受人有权退房。8、套型与图纸设计不一致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二、允许退房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1、购房合同无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无效的直接结果是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返还,具体到购房合同上就是购房者退还房屋,而开发商退还房款。从实践来看,造成购房合同无效的常见情形有:(1)开发商无权处分该房产。主要有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房屋为共有财产而未经其他共有权人书面同意的,该房屋权属有争议,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权利等情形。(2)开发商存在欺诈情形。2、套型误差导致退房。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按套(单元)计价的预售房屋,套型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时,或者相关尺寸超出约定的误差范围,合同中对此未约定处理方式的,购房人可以退房。3、面积误差导致退房。即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达到一定比例。若合同中未约定具体的比例,按照有关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购房人有权退房。4、开发商变更规划、设计导致退房。已预售的商品房,开发商应在变更规划、设计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形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之日起一定时间内书面通知购房者,购房者在接到通知后可选择是否退房。若开发商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的,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5、质量不合格导致退房。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买受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购房者有权退房。因为开发商违约导致退房,买受人不仅可以退房,还可以要求开发商支付一定的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方式追偿。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用人单位变更合同内容员工不同意怎么办
用人单位变更合同内容员工不同意怎么办变更合同内容员工不同意怎么办1、如果是劳动合同可变更的法定情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金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金怎么计算?【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三方协议解约函模板应该怎么写?
三方协议解约函模板应该怎么写?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需要签订三方协议,但是由于不能够确定是否是最后的公司,所以很可能会出现解约的情况发生,如果......
·公司股份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公司股份属夫妻共同财产吗1、有约从约。《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
·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是多少?
一、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是多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
·一、 儿子不赡养老人能继承遗产吗?
一、儿子不赡养老人能继承遗产吗?儿子不赡养老人也是可以继承遗产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
·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协议书应该怎么写?
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协议书应该怎么写?现在很多企业支持农村建设,纷纷到农村建厂,这会使用到一些农村的土地。作为村委会,可以将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
·一、未支付租金的买卖不破租赁是否能够适用?
一、未支付租金的买卖不破租赁是否能够适用?未支付租金的买卖不破租赁是能够适用的,买卖不破租赁租金一般是给新房东,因为实际上房屋所有人已经变更......
·法律规定冷暴力属于家暴吗
冷暴力属于家暴吗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
·怎么订立口头遗嘱
怎么订立口头遗嘱1、遗嘱人必须是处在情况危急时刻。2、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3、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4、遗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