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国家只针对一些特别重大刑事案件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才会发布网
一、在我国醉驾骑摩托会通缉令吗?
只要批捕后都可以通缉的
1、是刑事犯罪,
2、犯罪事实清楚,
3、案犯在逃,符合这三个条件就能上网通缉。
并不是说您都可以从网络上就可以看到所有通缉犯的资料。一般只有部分a、b级通缉犯。
网上通缉令是公安内部使用,不对整个互联网开放。
二、醉驾怎样处罚?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处罚
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按照我国针对发布通缉令的相关规定,发布通缉令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的。第一就是属于刑事犯罪,并且犯罪事实清楚,案犯在逃,一般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公安部门就可以发布网上通缉的。但是目前在司法实践的过程当中还很少因为醉驾而被网上通缉的,因为醉驾的话,交警部门在现场就可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吸毒驾车醉酒驾车如何处罚?
吸毒驾车醉酒驾车如何处罚?在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及汽车价格逐渐下降,使得众多家庭都能买得起私家车,新手司机也是稳步提高。因为法律意识不足,......
·装修设计师猝死算不算工伤
装修设计师猝死算不算工伤?符合法定条件的就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
·买房开发商违约退房吗?
买房开发商违约退房吗开发商违约后,购房者是可以要求退房的,但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
·在我国怎么查询软件著作权登记
关于著作权现在人们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我国每年申请著作权登记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个新的历史值,查询软件著作权登记的这些群体也是比较特殊的......
·尚未办理离婚可以要求分割夫妻财产吗
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夫妻都是在离婚的情况下,才会对夫妻财产进行分割,而此时也仅仅只是对夫妻共同财产做出分割,若属于夫妻个人财产的话,那在离婚的时......
·一、交通事故误工费理赔手续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误工费理赔手续是什么?1、提供证明收入状况的证据(一)《收入证明》有固定收入的,由用人单位提供受害人最近一年的工资表和营业执照副......
·一、驾驶摩托车醉驾应该如何惩罚?
一、驾驶摩托车醉驾应该如何惩罚?酒后无证驾驶处罚:可暂扣或吊销驾驶证,并处罚金,拘留等(需依照具体情况处罚)。1、酒驾处罚标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其他寻衅滋事如何进行认定
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双方之间有矛盾隔阂的难免会因为冲动而进行寻衅滋事打架的,而从造成双方一定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害。那么,其他寻衅滋事是如何认定......
·终止劳动合同用于什么情况
终止劳动合同用于什么情况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等法定原因而结束。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及其《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