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放在押人员罪判刑多少年
一、什么叫私放在押人员罪
(一)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概念
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
(二)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监管机关的监管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负有监管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万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而故意将其非法释放。
二、私放在押人员罪判多少年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如何正确认定私放在押人员罪
(一)罪与非罪
在监管工作中,因警惕性不高、警戒不严、管理松懈而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或者由于工作粗枝大叶、疏忽大意而错放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这种情况一般属于职务上的过错,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情节严重的,也可以玩忽职守罪论处。
(二)既遂与未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已经脱离了监管人或押解人监管的为既遂。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目的是为了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摆脱司法机关和监管人员的控制,逃避法律制裁。因此,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既遂与否,应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否逃脱了监管机关和监管人员的控制为标准。
如果是在监狱被私放的犯罪嫌疑人、被侍人、罪犯,虽已逃出监房,但在监狱的看管范围内被抓获的,属于未遂;或者虽已逃出狱外,但被及时发觉,当场抓获的,亦属未遂。如果巳逃离监管机关和监管人员的控制范围,应属既遂。
(三)私放在押人员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1、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犯本罪的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利用监管或押解罪犯的职务之便,非法将罪犯私自放走;而徇私枉法罪的行为在客观上则是利用立案、侦查、预审、起诉和审判的合法权力,徇私枉法,对明知是有罪的人,作出不予立案、起诉的决它或者无罪判决、裁定,包庇罪犯。
2、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主要是对罪犯负有监管、押解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则主要是对刑事案件有立案、侦查、预审、起诉或审判权的司法工作人员。
上文中我们已经做出了解答。值得一提的是,成立私放在押人员罪,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构成本罪,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而故意将其释放;第二,行为利用职务便利,没有利用职务便利的,不构成本罪;第三,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根据相关规定房产继承必须公证吗?
根据相关规定房产继承必须公证吗?(一)房产继承必须公证吗?房产继承并不是必须公证,这是由于司法部出台了一份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
·土地他项权证延期手续如何办理?
在土地他项权证到期之后,如果还想要继续使用土地他项权证的,需要办理土地他项权证延期的手续后,才能够继续使用土地他项权证,否则,土地他项权证延......
·邵东农田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在城市的建设之中,会占用不少土地,而有些土地目前还在使用,所以政府或者组织会给予一部分的钱作为征地补偿,由于政策的不同,可能各地的补偿标准都......
·离婚协议没有共同财产债务怎么处理?
离婚协议没有共同财产债务怎么处理?离婚债务只能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处理,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
·失踪两年自动离婚是否合乎法律规定?
失踪两年自动离婚是否合乎法律规定?失踪两年自动离婚是不合乎法律规定,我国法律上没有自动离婚的说法,如果夫妻分居两年,会被认定为是夫妻感情破裂的......
·取保候审适用对象有哪些,怎样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适用对象有哪些,怎样申请取保候审一、取保候审适用对象有哪些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试用期内新员工能随时辞职吗?
试用期内新员工能随时辞职吗可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是一项特殊规定,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在试用期内,用人单......
·公司名称注册预审的流程
公司名称注册预审的流程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程序是企业名称登记的特殊程序。它开始于198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执行(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
·医疗事故责任和医疗损害责任有什么区别?
医疗事故责任和医疗损害责任有什么区别?第一,在法律适用方面。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要适用《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如何处理?一、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如何处理?履行期限不明确的,根据《民法典》第61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另行协议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