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肯定就是指司机在喝醉酒以后再继续开车的这样一种行为。但是
一、在我国规定的醉驾什么标准?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二、醉驾怎样处罚?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处罚
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醉驾的标准是酒精血液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醉驾肯定还要对司机的血液进行检验的,血液测量的标准为最后的判定标准。醉驾属于刑事犯罪,如果酒精血液含量已经达到200毫克以上,肯定都会从重进行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是什么?
破产债权清偿是指我国公民在申请破产以后对破产公民的财产处理分配情况,我国会在公民破产以后,对他的财产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来公平的分给所有的债......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应怎样赔偿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应怎样赔偿公司无故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
·管辖权移送和移送管辖区别是什么
管辖权移送和移送管辖区别是什么1、前提不同,管辖权转移由上级法院决定或者同意,而移送管辖无须接受移送法院的同意;2、对象不同,管辖权转移的是管辖......
·刑事自诉案件是否可以撤诉
刑事自诉案件是否可以撤诉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自诉案件是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的,自诉案件的类型有几种,主要是告诉才处理......
·无犯意联络的共同伤害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
一、无犯意联络的共同伤害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无犯意联络的共同伤害辩护词的内容有辩护人的基本信息、当事人及代理人的基本信息、案件的基本情况、......
·债权转让合同与债务转移合同区别是什么?
债权转让合同与债务转移合同区别是什么?双方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后,如果涉及到第三人,需要签订债权转让合同与债务转移合同。其实,债权转让合同与债务......
·焦作市国土资源征地补偿安置标准
焦作市国土资源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在我国国家为了加强对征地开发的管理,也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做出规定目......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是哪些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是哪些签订合同以后,导致发生合同违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能说发生违约以后,全部的违约责任就必须要由违约方一个人来......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有那些规定?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有那些规定?我们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中追回受害者所遭受的财产损失,一个是刑事法律关系,......
·诉前保全财产到立案期限是多久?
诉前保全财产到立案期限是多久?30天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