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一、什么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这条规定,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就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该罪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行为人须是审判人员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从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其他人员不能构成本罪。
(二)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着故意的心态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明知是违背事实和法律的枉法裁判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三)行为人具有枉法裁判的行为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行为是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枉法裁判。这里的违背事实和法律,是指不忠于事实真相和不遵守法律规定。民事审判,指依法适用民事诉讼法审判案件的活动,包括民事案件、海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行政审判,指适用行政诉讼法审判案件的活动,即行政案件的审判。裁判,包括判决、裁定和决定。枉法裁判是指该胜诉的判败诉,该败诉的判胜诉等。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需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才能成立犯罪,情节是否严重,也是检察机关决定是否立案予以追诉的标准。那么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是什么呢?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何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是指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
(一)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财产损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损失重大的;
(二)枉法裁判,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自杀、伤残、精神失常的;
(三)伪造有关材料、证据,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四)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毁灭证据或者篡改庭审笔录而枉法裁判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希望对您或您的亲友有所帮助。如果您或您的亲友对具体的个案有什么疑惑或不清楚的地方,最好咨询律师等专业的法律人士,他们定会为您排忧解难。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离职保密协议多长时间内有效?
在高新技术行业,很多公司会要求入职的新员工签署一份保密协议,要求员工不得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和重要的技术参数等。工作是双向的选择,员工感觉不满意......
·当今社会
当今社会,不是协议离婚的时候会涉及很多的问题,也会有很多的手续和文件才能顺利的离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文件就是离婚起诉状,这主要是在去法院提起......
·建筑工程施工报验流程
建筑工程施工报验流程一、开工前(一)开工报告报验申请表1、单位(子单位)工程概况表1#、2#、10.11#及地下车库(4份)B10042、开工报告1#、2#、10......
·适用假释的条件有哪些?
假释有助于罪犯实现渐次回归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但是适用假释,毕竟是让犯罪分子提早回归社会,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因此,国家对假释的条件予以严......
·什么情况下需要发加班工资
什么情况下需要发加班工资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及工资支付规定,应付加班费情形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形是延时加班;第二种情形是双休日加班;第......
·贪污挪用公款罪有什么不同?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两种犯罪虽然都侵犯公共财产权,但侵犯程度不同,社会危害性也就不同。贪污罪......
·普通合伙人权利义务有哪些
普通合伙人权利义务有哪些1、普通合伙人的权利(1)经营控制权。普通合伙人对基金事务拥有充分的管理和控制权,有权代表合伙基金签订对外的法律文件,在......
·噪音扰民归哪个部门管2023
噪音扰民归哪个部门管1、当居民对周边噪音进行投诉时,市政府的投诉受理中心会根据噪音的种类,把投诉件根据职责来转交给各个相关的主管部门,而相关部......
·开发商构成欺诈该怎么进行判断
现实中,开发商为了卖房、为了盈利,有时候会采用散布虚假消息等欺诈手段,去吸引购房者购买房屋,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需要做出严格的判断。那么......
·失火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失火罪处罚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以放火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抢注名称和商标区别是什么?
抢注名称和商标区别是什么?一、商标专用权和企业名称均是经法定程序确认的权利,分别受商标法律、法规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法律、法规保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