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的处罚是怎样的?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定义
私分罚没财产罪,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入国库的罚没财产以单位的名义或者以集体的名义或者其他巧立名目分配给个人的行为。罚没财产,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依据相关规定对行为人进行的财产处罚,依国家规定罚没财产属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全额及时上缴国库,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截留、私分。对违法当事人处以罚(款)金,没收财产,只有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行使罚没财产权。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量刑标准
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由财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追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对不法将罚没财物使用权转付给个人的定性处理。有的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将罚没的计算机、摩托、汽车等交付个人使用,既未正式过户给个人对此,从学理上看,我们认为宜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1)凡属大面积地或持续而长期地将此罚没财物私分个人长期使用,且任随个人处置或带回家私用者,此类情况,其虽无所有权之名,但已有所有权之实,对此单位,可以考虑以私分罚没财物罪论罪;(2)凡属偶尔私分部分罚没财物给部分职工使朋,或虽然是大面积地调拨私人使用,但主要作为公家配发给个人的办公用品使用者,不宜按私分罚没财物罪定性处理,而宜按一般行政违法处理。 私分罚没财物罪量刑标准2、要注意将单位的集体私分罚没财物行为,与个别负责人或个别经手人私下贪污罚没财物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应按贪污罪处罚。以上就是关于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既遂的定义,量刑标准以及处罚。私分罚没财务罪的犯罪群体大多都是司法机关,行政法机关。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的处罚一直都是并入贪污罪处理,其危害不容小觑,因此法律中建立了大量针对此罪的条例。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哪些?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哪些?1.合法原则。即劳动合同必须依法订立,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禁止性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
·一、交通事故腿折后啥时做伤残鉴定?
一、交通事故腿折后啥时做伤残鉴定?1、首先,等病情稳定了再去做伤残鉴定是正确的,否则会出现一些症状还没有发作,导致鉴定等级低于实际受伤害程度,......
·高速征地补偿租地的内容有哪些
高速征地补偿租地的内容有哪些《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
·农村以下几种“空心房”要拆了,拆迁有补偿吗?
一、农村以下几种“空心房”要拆了,拆迁有补偿吗? 根据国家出具的相关政策规定,国家鼓励大家自愿有偿的退出这些空心房,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偿。关......
·分公司清算注销账务处理要做什么
分公司清算注销账务处理要做什么分公司清算注销账务处理要做什么一、清算准备工作:(一)、成立清算组。(二)、展开清算工作。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怎么样的?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怎么样的?委托作品就是指向作者支付报酬,作者根据他人的意思进行创作。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就会产生著作权,所以委托......
·公安机关对律师采取强制措施是否合法?
公安机关对律师采取强制措施是否合法?公安机关对律师采取强制措施是合法,公安机关实施刑事强制措施的五种类型1、拘传拘传是指司法机关对未被拘留逮捕......
·买房土地使用年限太短怎么办?
一、买房土地使用年限太短怎么办?现行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但并没有对续期的土地使用费支付标准和办法做出明确规......
·有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1、在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的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即: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的生命,医护人员可按照医疗操作规范采取紧急救治......
·一、公证遗嘱被撤销公证后有什么后果?
一、公证遗嘱被撤销公证后有什么后果?公证遗嘱被撤销公证后就意味着该遗嘱已经归于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