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外地违章记录?
车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因为其方便快捷许多人去外地时会选择自驾的方式,但是在外地毕竟是陌生的环境,对道路情况和交通情况都不了解,因此常常会发生异地违章的情况,而后在回到原地之后才发现有违章情况,这时应该怎么处理外地违章记录?
一、怎么处理外地违章记录?
根据公安部在2004年通过并开始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为“处理规定”)相关条例,其中第4条明确指出:对交通警察执勤、执法中当场发现的违法行为的处罚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对交通技术监控资料记录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可以由违法行为地或者机动车号牌核发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下面列举几种驾车异地违章非现场处罚的处理方法,供您参考:
1、本人去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罚,因各地的处罚方式不同,请注意要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或复印件前往。这种处理方法是目前最常见的处理办法,其弊端是手续繁琐、过程复杂。
2、通过异地朋友代办,如果违章当地有朋友的话,可以直接把违章通知单、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证件的原件或复印件递送给你的朋友,请朋友代办。这种处理方法对车主来说好处是一劳永逸,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舟车劳顿,但是某些省市交管部门不接受他人代办,仍需驾驶员本人办理。
3、通过一些开展了异地违章代办的车友俱乐部或其他相关经营机构办理,但要注意必须选择有正规资质和实力的机构,否则极易上当受骗。这些代办机构一般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代办前要与车友俱乐部或经营机构签订相关协议,以免事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这种处理方法的好处是简捷方便,省去了车主本人到场的麻烦。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目前对此项服务还没有相关的管理规定,责任和权利的归属是产生纠纷的隐患。
4、通过邮政代缴违章罚款的业务。开展邮政代缴异地交通违章罚款业务后,将使车主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异地交通违章罚款的缴纳,为车主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但是,由于此项业务的实施需要做到邮政部门、交管部门和物价部门等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因此目前此项代缴业务只在全国部分地区省市开展。另外,由于邮政部门只能代缴罚款,对于产生扣分的违章情况则无法办理,因此在业务受理范围上存在局限性。
一般情况下在外地违章是需要本人去处理的,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实在是复杂繁琐,另外一种方法是可以请当地的朋友代办,要将需要到的证件邮递给代办的朋友才能办理,也可以通过邮政代缴的方式处理外地违章。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怎么维权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怎么维权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维权方式是: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劳动纠纷只能先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起诉。直接起诉法院不......
·买了新车的划痕险几年的?
买了新车的划痕险几年的?买了新车之后很多的车主都会对新车进行投保,而划痕险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新车很容易被刮蹭,而修补的时候还要一大笔保养费才能......
·一个人有限公司增加经营范围流程
1、召开股东会议,形成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2、根据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上的经营范围;3、携带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的章程,原营业执照正副本到工商行......
·犯罪未遂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犯罪未遂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问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二是适当从宽处罚,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
·骗取贷款罪是否为刑事自诉案件?
骗取贷款罪是否为刑事自诉案件?不是,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
·注册的商标到期了怎么续展?
注册的商标到期了怎么续展?一、注册的商标到期了怎么续展?商标到期之后,可以委托商标局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活着直接到商标局的商标注册大厅......
·尚在试用期可以享受婚假吗
员工还在试用期可以享受婚假吗试用期是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在试用期限内享有的权利及义务等均与正式员工相同,均有完全的劳动权利。而休婚假......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会上网吗
一、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会上网吗?被批捕后不一定会在网上公开,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信息不会保密,但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开程序,这个信息按照法律规定......
·节假日加班调休如何计算工薪
节假日对于许多人都是休息的时间,但是对于公司来说却不是这样的,即使是节假日,公司也需要正常运转,特别是某些服务业,越是节假日就越是增长营业额......
·一年内未申请工伤认定还可以申请吗?
一年内未申请工伤认定还可以申请吗受伤一年内个人可以申请,超过一年就不能申请了《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