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如何?
25.nj64.com 顾小东律师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如何?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在您的普遍认知中,民法就是规定人们的行为准则的法律。其实不然,民法固然规定了一些人们的行为准则,但是,民法中有这样的强制性规定,也有可以选择的任意性规范。而且,民法更多的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难以解决的纠纷。民事纠纷地解决是民法的一大作用。我们在生活中自行处理纠纷是有一定的规则,在民法中也是一样的。那么,根据处理民事纠纷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一、处理民事纠纷应当如何《民法典》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解读:本条明确习惯作为法源的合法性,但在无法律或习惯可供适用时,并没有规定法官可以基于公平正义理念,依据法理作出判决。这条规定一如既往地坚持了法院审判“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依法独立审判原则,没有赋予法官的造法职能。二、民事纠纷调解的原则有哪些?(一)态度和蔼,把握调解主动权对待当事人要态度和蔼,让当事人对你有一种亲近感,让当事人打消对你的顾虑,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当事人才会跟你说实话。立案时就要了解当事人的诉求,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当事人情况,摸清当事人的心理,了解当事人想什么,要做什么,做到知己知彼,占据主动,调解时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做好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但在立案中说话不能太随意,热情接待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当事人急你一定不能急,适当控制当事人的情绪,有理有序开展工作。在立案时就要进行调解说理,为调解工作打下伏笔。如果立案工作做得好,调解工作就顺畅多了。(二) 熟悉案情,理顺调解思路要审理好一个案件,审判人员在庭前就要熟悉案件、卷宗、案情。特别是在基层法庭,当事人起诉后,往往要找审判人员讲一讲自己的理由。其实这对法官调解案件也是一种帮助,双方各说各的理,有些问题原告不说的,被告会说,一些相对简单的案件在庭前就被法官所熟悉了,调解时法官就容易抓住重点。因此,对当事人的谈话要耐心倾听并作好记录。要理顺调解思路,不同的案件,调解侧重点也不同,案件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无论是在庭前调解还是在庭后调解,法官在做调解工作前要对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一个粗略的调解方案,首先将案件的主要矛盾点予以定位,同时对定位的矛盾点,要与全庭或者合议庭全体人员达成共识,达成共识后再进行调解。如果在达不成共识的情况下调解,有可能会出现反差,特别是当事人在咨询不同的审判员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案件处理方法,使当事人听后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产生对主审法官的不信任,认为主审法官在欺骗他,甚至对案件存有侥幸心理,时刻盼望着案件会有转机,对主审法官的调解表现出不积极或者敌对,不利于案件的调解处理。(三) 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调解准备工作审理一起案件,必须要注重程序,程序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如果程序出错,当事人就会咬住法院不放松,程序违了法,案件就会审理不公,一个案子在程序上做得公正,对案件审理就会有很大帮助。当事人打官司,往往在针对对方当事人无有力证据时,或自己感觉法院有偏袒之嫌疑时,他就会对法院或有关法官有意见,法官做调解工作难度就增加了,特别是个别律师可能会当事人说法院程序如何违法。如果是这样,调解工作就会失败,不得不通过判决结案。调解准备工作必须扎实,只有准备工作做得好,证据充分详实,调解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特别一些需要评估、鉴定的案件,一定要及时做好这一基础工作,才能给当事人一个公信力,信服感,使在当事人在调解工作中都无话可说,并对证据予以认可,这对案件审理工作帮助很大。如果不及时鉴定将错过鉴定最佳时期,甚至造成无法鉴定的后果,会造成案件审理工作的被动。(四)多做简易调解工作,注意调解言词庭前调解是最好也是最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法院的调解原则是查明事实、分清事非,案结事了。笔者认为:在庭前调解中,不必太认真,一定要分清谁是谁非,而应该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只要调解程序、调解内容不违法,不违反双方自愿的原则就好,特别是双方当事人比较熟的,或有的当事人跟审判人员也比较熟悉,最好不要过分认真,事非当事人自己心里都有数,所以调解人员也不要过分强调事非曲直,适当的“装糊涂”,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当事人说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太直接,他们怎么说都行,但审理人员说话必须讲究分寸了。法官是否对当事人以诚相待主要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语言的表达既可以充分展现法官的能力,又能体现法官的修养,语言运用的技巧在法官与当事人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一个案件,不同的法官来审理,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都是语言表达的作用。简易调解时最好不要直入主题(讲案件)。而应该先对当事人嘘寒问暖,跟当事人讲一些生活和工作的事情开始。这样使调解气氛融洽,有助于拉近当事人和法官的距离,避免调解起来气氛紧张,伴随着言语的沟通,最终达到让法官的话在当事人心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双方当事人都在场,法官不要与任何一方当事人有亲密的语言,更不可对一方当事人进行严厉批评,让当事人产生错觉,认为法官与另一方当事人有特殊的关系,不利于法官对案件的调解。在出现没有法定的处理民事纠纷的规定的情况时,需要按照公平原则处理,若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应当适用其规定。在遇到民事纠纷时为了缓解司法压力,一般来说,需要第三方介入调解,第三方需要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整理思路后,才能开始做调解工作。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遵循公序良俗原则。而关于公序良俗原则我国也有具体的规定。因此,法律规定虽少,但是其内涵众多,值得思考和挖掘。在处理纠纷中,我们应该礼貌冷静,不要冲动,理智地解决问题。现在的社会是法治社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
More>>
·有期徒刑的特征是什么,有期徒刑减刑有哪些规定
有期徒刑可以说是刑事处罚中比较常见的刑罚了,这属于主刑,同时也是属于人身刑当中的一种。对于有期徒刑来讲也是有自己的特征的,那到底有期徒刑的特......
·噪音造成的耳聋工伤怎样认定
噪音造成的耳聋工伤怎样认定1.要看你的工作岗位是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岗位。如果是,还要看你接触的噪音是多大、多长时间。企业要根据你接触噪音的......
·民法典中离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民法典中离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民法典中离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
·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1、立法保护。即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其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利益享有知识产权,并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保护。2、行政保护。即指国家行政机关......
·著作权的修改权可以继承吗?
著作权的修改权可以继承吗?一、著作权的修改权可以继承吗?著作权的修改权不可以继承,著作的财产权即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依法是可以继承的。......
·保险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要赔偿吗?
保险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司机是得不到保险公司赔偿的。因为按照强制险条款保险公司是可以拒绝交通事故逃逸保险赔偿的,但是作为受害者可以依法起诉......
·签订劳动合同里面没写薪资合法吗?
签订劳动合同里面没写薪资合法吗不合法,劳动合同法中明确提出劳动合同中要包含劳动报酬的。《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
·破产清算的比例公式是怎样的?
破产清算的比例公式是怎样的?一、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是什么?根据破产法第113条的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有哪些?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质量合格是最基本的要求。工程建设方要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工程质量不出现问题。工程质量......
·一、结婚后彩礼钱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结婚后彩礼钱是夫妻共同财产吗?彩礼钱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才可能是夫妻共同财产,而彩礼一般是指婚前所得,一方的婚......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标准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标准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