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婚姻无效有离婚证吗?
一、申请婚姻无效有离婚证吗?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将已经存在的合法予以解除的行为,双方会领取到离婚证,而宣告婚姻无效是指人民法院对因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男女双方结合的违法婚姻,作出判决宣告其婚姻无效的行为,因婚姻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故没有离婚一说,也就没有离婚证了。
二、婚姻无效与离婚的区别
第一,行为的性质不同。离婚所要解除的婚姻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合法婚姻;而宣告婚姻无效所要解除的是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违法婚姻。第二,产生的原因不同。离婚的原因的发生于婚姻关系成立之后,且不是因为婚姻本身违法,而是由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而宣告婚姻无效的原因是在违反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件,婚姻本身具有违法性。第三,行为的效力和时效不同。离婚应当自该婚姻关系解除之日起生效,且为当事人生前的法律行为;而宣告婚姻无效则表现为该婚姻自始无效,既可以发生在该婚姻关系当事人生存期间,也可以发生在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死亡以后。第四,请求权人不同。离婚只能由婚姻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提出,离婚请求权的行使仅限于婚姻当事人本人行使,其他任何人不能强迫、干涉;而婚姻无效请求权的行使可以由男女双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法律规定的有权机关。第五,处理的程序不同。对于离婚的案件,当事人对于争议权益的处理具有完全的处分权,因而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解决;对于宣告婚姻无效的案件,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国家的干预,人民法院不适用调解,应当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第六,法律后果不同。离婚的法律后果在于解除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身份关系的同时,还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无效婚姻不享有《》赋予配偶应享有的权利,如夫妻财产权、等,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的规定,由当事人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等。婚姻无效与离婚事实上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概念,婚姻无效是指双方至始至终都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双方领取的结婚证无效,不受法律保护,申请婚姻无效的当事人也就无法领取离婚证了。而离婚是指在解除法定的婚姻关系,有离婚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安全生产责任书格式是怎样的
安全生产责任书格式是怎样的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对领导和员工进行安全......
·出版社合作的合同模板内容是怎样的?
出版社合作的合同模板内容是怎样的?一、出版社合作的合同模板内容是怎样的?出版社合作的合同模板内容是包括合同的目的,还有就是规定双方当事人必......
·榆林工伤鉴定程序是什么?
工伤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救济方式等流程。不同地方可能会有不同规定,本文针对榆林地区的工伤鉴定,列举出工伤鉴......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何为债权债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您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债权和物权是不同的,因为物权,它是一种绝对的权利,但是债权,它只是一种相对卷,也就是说他只在债务人和......
·结合相关法律中的规定
结合相关法律中的规定,公司与劳动者建立了用工关系之后,就应当严格按照法律中的规定,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并且双方之间还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才行。......
·二手车买卖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二手车买卖注意事项都有哪些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购买二手房还是购买二手车,由于此时涉及到的价款都很大,因此购买者就需要格外的小心注意,避免自身权......
·合伙注册公司注意事项都有哪些规定
合伙注册公司注意事项都有哪些规定建议合伙人在投资之初就应该就投资额度、投资方式、经营管理模式、利润分配方式、风险承担等方面协商,投资人根据各......
·打架斗殴与寻衅滋事哪个严重?
打架斗殴与寻衅滋事哪个严重?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两罪都是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的罪名。确定哪个罪名重的方......
·拆迁后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拆迁后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如果拆迁的房屋是私房,则要确定该房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被拆迁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应作为夫......
·失业赔偿金是谁支付的?
失业赔偿金是谁支付的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失业保险,失业金由失业保险支付。《实施若干规定》第十三条 失业人员符合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条件的,......
·走私单位犯罪辩护人的范围有哪些
走私单位犯罪辩护人的范围有哪些一、走私单位犯罪辩护人的范围有哪些?(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公民;(3)被告人的近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