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抚养费怎么算才好
一、小孩的抚养费怎么算
?
在离婚案件中,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婚姻法》解释(一)第21条明确规定,“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规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费应按照法律规定给付,虽然在个案中会有地区和经济水平上的差异。总的来说,子女抚养费数额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①子女的实际需要;② 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①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这可以通过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②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①确定。③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二、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
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通常,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在孩子抚养费这样一方面,大概有两种给付方式: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主要还是以协商为主,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即使达成上述孩子抚养协议,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除了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之外,这里还涉及孩子的抚养费应给到什么时候的问题。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在孩子成年后,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生活困难的,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作为父母的义务,是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是,这也需要参考离婚父母的能力大小,经济水平和孩子的生活、教育支出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所以,离婚孩子抚养费的标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一般醉驾缓刑前会被拘役吗?
一般醉驾缓刑前会被拘役吗不会被拘役的。醉驾可以缓刑的,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
·夫妻离婚,女方抚养孩子吗?
夫妻离婚,女方抚养孩子吗?当今社会,离婚概率越来越高,夫妻之间要是有孩子,在离婚过程中,孩子的抚养权争夺是必不可少的。夫妻离婚,孩子以后的......
·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立案标准是什么?
社会上经常出现信用卡诈骗罪,犯罪嫌疑人诈骗信用卡消费时,会恶意透支信用卡额度,造成信用卡发行商的经济损失。恶意透支是一种侵害他人经济利益的行......
·钢构工程检测标准是怎样的
钢构工程检测标准是怎样的目前,钢构工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顾名思义,钢构工程就是主要以钢材制作为主......
·购买房屋过户费用怎么计算
购买房屋过户费用怎么计算1、契税:缴纳人:买方;房屋面积90平米以下(首套房):缴纳房款的1%;房屋面积在90-140平之间(首套房):缴纳房款的1.5%;房屋......
·当事人微信转账超过两千算诈骗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微信付款、转账,有的人可能会通过微信诈骗来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如果实施了诈骗行为的,是需要达到法定的诈骗数额,公安......
·招摇撞骗罪敲诈勒索罪区别有哪些?
招摇撞骗罪敲诈勒索罪区别有哪些?一、招摇撞骗罪敲诈勒索罪区别有哪些?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在于:1、前罪是以“骗”为特征的,被害......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新规是什么?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新规是什么?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有:(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
·起诉要债法院怎么收费?
有一点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去法院起诉是会收费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那么,起诉要债法院怎么收费?下面律图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
·公司什么情况下有权辞退员工
公司什么情况下有权辞退员工一、公司什么情况下有权辞退员工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