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经济仲裁诉讼费用是多少
当事人在提出仲裁申请时,应按照仲裁委员会制定的收费标准,预交案件仲裁费用,仲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具体标准见相关文件)。
仲裁费用通常包括仲裁机构的管理费、仲裁员的报酬和支出以及办理仲裁案件所发生的其他合理的、实际的费用,诸如仲裁庭聘请专家、鉴定人和翻译而发生的费用,调查取证费用等。
仲裁费用,是指仲裁机构根据仲裁规则或者国家的有关规定,向当事人收取的办理纠纷案件所需要的经费。仲裁费用一般分为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所谓案件受理费,是指仲裁机关办理案件所支出的费用。所谓案件处理费,是指败诉方补偿胜诉方因办理案件所支出的费用,其中包括:律师费、鉴定费、勘验费、差旅费和证人的误工补贴及食宿费。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财政部颁布的《关于经济合同仲裁费和鉴证费收费标准及其使用范围的规定》,案件受理费按下列标准收取:
(1)争议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收取5%,最低不少于20元。
(2)争议金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的,收取500元,加收超过10万元部分的4%。
(3)争议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收取2100元,加收超过50万元部分的3%,但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争议金额一般以申请人在仲裁请求书中所写的请求数额为准,其请求数额与实际数额如有出入,以实际数额为准。案件处理费按实际开支数额收取。但是,上述收费标准和办法是80年代颁布的,显已不太适应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仲裁实践需要,为此,《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交纳仲裁费用,仲裁委员会在规定新的仲裁费用收取标准时,应当向有关物价部门申报,经物价部门核准后方能收取。
二、仲裁费用如何收取?
仲裁费用按照双方争议金额的大小按递减比例收取仲裁费用,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案件受理费的具体标准由仲裁委员会在仲裁案件受理费表规定的幅度内,并经当地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案件处理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按照合理的实际开支收取。
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仲裁人庭根据当事人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其各自应当承担的仲裁费用的比例。当事人和解或者经仲裁庭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各自承担的仲裁费用的比例。
经济仲裁的收费是根据仲裁所涉及到的财产纠纷金额所决定的,不同的金额的收费比例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一般来说,金额较大也就意味着需要缴纳的仲裁费用较多,相应的,纠纷数额较少,也就意味着需要缴纳的仲裁费用较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处罚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
·离婚官司窍门有哪些应如何注意?
离婚官司窍门有哪些应如何注意?一、子女抚养问题技巧一:如果抚养权问题可能涉及到与对方在财产分割方面的利益,必要时,可以适当让步。因为待判......
·青海股权转让办理手续是怎样的?
青海股权转让办理手续是怎样的?根据青海《股权交易中心权益转让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青海股权转让办理手续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一、股权转让有......
·内幕信息交易罪立案标准
内幕信息交易罪立案标准对内幕消息的保密是维护市场秩序所必须的,但是扔有人利用自己身份获取内幕消息,拿内幕消息和别人做交易,满足自己的金钱欲望......
·审查起诉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吗?
一、审查起诉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
·高速公路收费站掉头扣几分?
高速公路收费站掉头扣几分?在收费站没上调速的话不扣分,上了高速的则扣12分。在高速公路上倒车,小车司机将被罚款200元、扣12分;客车和货车司机不仅要......
·婚内债务离婚后买房规定是什么?
婚内债务离婚后买房规定是什么?婚内债务离婚后买房规定是离婚之后用个人财产进行买房是不受到限制的。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需要进行分割,共同债务也是需......
·何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何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要求不再适用《民诉证据规则》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而变为“举证期限届满前”。已......
·疫情期间提前复工应该怎么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
·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交辞职申请,经用人单位同意,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二、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提前30天书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