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上的辨认程序是什么
一、刑事诉讼法上的辨认程序是什么?
(1)询(讯)问辨认人。
主要是确认其是否有辨认能力,详细了解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告知辨认辨认的规则和要求,告知辨认人弄虚作假应承担法律责任。
(2)确定辨认的时间和地点。
(3)选择辨认陪衬。
a辨认陪衬人不得少于7人,应选择与被辨认人性别相同,年龄、气质、身高相近的陪衬人。
b辨认照片不得少于10张。应选择性别相同,年龄、发式相近的照片。照片中不得出现嫌疑人、陪衬人的姓名。
c辨认每一件物品时,陪衬物不得少于5件。且陪衬物特征应当与辨认物品近似。
(3)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4)辨认经过、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辨认照片及辨认照片说明。
二、什么是刑事诉讼法辨认?
(1)辨认的决定权
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
(2)辨认的主持者
不得少于2名侦查人员。
(3)混杂辨认规则
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7人);犯罪嫌疑人照片(10张);物品(5件);
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害人(5到10人);照片(5到10张);物品(5件),照片(5张)。
(4)单独辨认规则
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人或者同一物品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
(5)见证人规则
辨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见证人在场。
(6)不得暗示的规则
在辨认前,应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避免辨认人见到被辨认对象,并应当告知辨认人有意作虚假辨认应负的法律责任。
(7)保密规则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8)辨认笔录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
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辨认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检察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字。
对辨认对象应当拍照,必要时可以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我们已经通过上述的资料为您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在行为人进行辨认的时候,首先需要确认辨认人是否具有辨认的能力,然后约定辨认的时间,选择辨认陪衬等程序。在进行辨认的时候,行为人也一定要如实的进行辨认。要对辨认的后果负责。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属于专利权吗
著作权属于专利权吗著作权和商标权专利权一样,属于知识产权,它和专利权是不同的。著作权和专利权保护的对象不完全相同,取得权利的方式不同。著作权......
·工伤鉴定日期期限是什么?
我们知道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意外安全事故,给工作者带来一定的身体伤害,这也是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的一项工作,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遭遇工伤的,用......
·刑事责任一般拘留多久?
刑事责任一般拘留多久?刑事责任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多长时间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最长不能超过37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
·家庭暴力的特征是什么?
家庭暴力的特征是什么?(一)普遍性和严重性。(二)反复性发作。家暴的发生一般呈循环性,其过程为:1、紧张状态阶段:双方出现言语攻击和敌对状态的同时......
·一、醉驾顶包自首的处罚是怎样的?
一、醉驾顶包自首的处罚是怎样的?醉驾顶包自首的处罚是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一个判决,因为醉酒驾驶如果没有造成非常重大的严重事故,比如说没......
·婚后发现对方是重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婚后发现对方是重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婚后发现对方是重婚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婚姻关系是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
·商标诉讼要注意哪些问题
商标诉讼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我国多年商标司法的实践,目前企业和个人在商标侵权诉讼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两点:一、在商标侵权诉讼人当中,如果被告认......
·转让判决书合法吗?
债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利,原则上具有可让与性。物权是静态的财产权,债权是动态的财产权。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协议,并通知债务人的,即可发生债权转......
·商业楼房土地使用年限国家是怎么规定的
商业楼房土地使用年限国家是怎么规定的我国的土地资源从始至终都是归国家所有的,我国公民按照合理的价格并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租用国家的土地资源......
·可以解除析产协议吗
可以解除析产协议吗?一、析产协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析产又称财产分析,是指财产共有人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共同财产予以分割,而分属......
·对于孕妇离婚孩子归谁?
对于孕妇离婚孩子归谁?一般是归女方;胎儿在未出生前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民法典》没有关于胎儿权益保护的特殊规定。因此,待胎儿出生后,双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