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的判决怎么量刑?
一、非法集资的判决怎么量刑?
对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规定了三个档次的处刑。即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对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由于这类犯罪案件情况较为复杂,从实际发生的案例来看,诈骗的数额一般都很大,有的数额在百万元、千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数亿元、数十亿元。至于何谓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何谓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二、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单位(既可以是一个单位单独实施,也可以是单位与自然人、单位与单位共同实施)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通过《刑法》来规范。(二)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在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这种故意体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单位犯罪故意是单位成员的共同认识和意志,严格区别于单位成员个人的认识和意志。(三)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即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使他们成为形式上的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往往是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们建议将非法集资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确立其在整个《刑法》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四)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主要是以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一般来说,判定非法集资的情节是否严重是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来决定的,犯非法集资罪的犯罪人员最高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作为投资者来说,平时也要注意对非法集资进行防范,以免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审查起诉阶段的权限对于辩护律师有哪些具体的内容
一、审查起诉阶段的权限对于辩护律师有哪些具体的内容1、辩护律师有权阅卷。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
·名誉权侵权的管辖法院是哪个
名誉权侵权的管辖法院是哪个名誉权案件属于侵权案件,和其他侵权案件一样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
·交强险无责人伤赔付包括哪些情形?
交强险无责人伤赔付包括哪些情形?交强险和其它商业车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备无责赔偿特征,比如在交通事故中,无责方保险公司也会在交强险赔付范围内......
·没有注册商标的产品有什么后果?
商标不注册,不仅会让自己的企业遭受经济名誉等损害,很可能会侵犯他人商标的专用权,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商标具有唯一性......
·公务员法加班有加班的费吗?
公务员法加班有加班的费吗?公务员加班没有加班费,不适用《劳动法》。公务员有专门的《公务员法》。中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专门法优于一般法适用,新法......
·暂予监外执行的考验期间是怎么规定的?
现代刑事案件的发生频率变多,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我们都要了解一些。犯人在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收监,另一种是监外执行,那......
·全国抚养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针对抚养费,在我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现实中各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如果强行规定一个具体的抚养费标准的话,会对子女的利益造成......
·增加抚养费的法律情况有哪些?
不管是旧的法律还是新的法律,在离婚法中,如果双方所产生的孩子在没有自己生活的能力的情况下,是需要双方中的一方进行抚养,另一方支付一定的抚养费......
·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商标侵权的标准: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
·可以起诉签合同的分公司代表吗?
可以起诉签合同的分公司代表吗?可以起诉签合同的分公司代表,分公司对外签的合同,可以以总公司的名义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