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打借条才有法律效力
一、怎么样打借条才有法律效力
1、应写“借条”不宜写“欠条”。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条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宜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
2、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中。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事实上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
3、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
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却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诉讼时效”的概念。理论界对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问题理解不一,有人主张适用2年诉讼时效也有人主张适用20年诉讼时效。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把握也不尽相同。因此从债权安全回收的角度考虑,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应当在借款到期后2年内向其主张权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4、借款时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实践上出借人与借款人往往关系较密切也不泛亲戚关系,借款时将日常习惯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张兄”将借款人写成“阿三”“四妹”之类等等,万一借款人逾期还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诉借款人往往会因债权、债务人不明确而被法院拒之门外。
二、有效的借条应该怎么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予保护。《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的规定。如果没有将利率写入借条中,出借人一起诉借款人不承认双方约定,出借人的利息请求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现代社会,人们都把钱看得越来越重要,借钱不还反而赖账的事情也不少见。为了避免风险,建议您在借钱给他人时打一份有效的借条。若是您对如何打借条还有什么疑问,那么建议您向专业的律师咨询;若是遇到了债务纠纷,也可以让律师帮您解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内容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内容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象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律师可以做公司法定代表人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律师可以做公司法定代表人吗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律师可以做公司法定代表人吗(一)、否定观点:不可以。依据:《司法部对关于......
·只有借条能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吗
只有借条能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吗?只有借条不一定能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不应简单地将借条作为完全排斥其他证据证明效力的唯一债权凭......
·犯罪分子家属会收到批捕书吗?
一、犯罪分子家属会收到批捕书吗?检察院不会以书面形式或者电话通知家属。公安侦查阶段的拘留时间一般是30天,报请检察院后7天内回复公安(批捕、取保候......
·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对离婚问题经过协商
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对离婚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一致意思表示,只要其内容不侵害他人利益,不违反法律规定,并依据该离婚协议书办理了离婚证,该离婚......
·诉讼时效中断怎么上诉?
诉讼时效中断怎么上诉?诉讼时效中断期间是不能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提起诉讼或仲裁、权利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
·一、哪些情形可以增加抚养费?
一、哪些情形可以增加抚养费?(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3)有其他正当理......
·一、离婚财产分割还有孩子的份吗?
一、离婚财产分割还有孩子的份吗?离婚需要夫妻双方的所有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当然有一方明确表示放弃的除外),分割是夫妻双方的事无关第三人(包括成年......
·北京棚户区改造补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北京棚户区改造补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国家相关部门强调,在2020年,北京以及我国其他地方需要完成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为了吸引投资方参与棚户区的改......
·做司法鉴定多久出结果?
在进行一些申诉、官司等,需要用到司法鉴定这一活动,来给案件提供证据和意见,促进案件的正确发展。但很多人因为平时不会接触到,对其了解颇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