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方式有哪些?
一、律师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方式有哪些?
1、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二、劳动争议案件律师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1、代理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案件:3000-12000元/件。2、按标的额比例收费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案件可以根据诉讼标的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收费:(1)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8%-12%,收费不足3000元的,可按3000元收取;(2)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含1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 5%-7%;(3)1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3%-5%;(4)1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含1亿元)部分收费比例为1%-3%;(4)1亿元以上部分收费比例为0.5%-1%。3、计时收费代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以及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的计时收费标准为200-3000元/小时。由此可见,通过聘请律师来处理劳动争议,是个不错的办法。律师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方式无外乎有仲裁和诉讼两种,律师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经仲裁无法解决的话,律师就要积极准备诉讼状,提请民事诉讼了。目前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律师费没有统一标准,案情不复杂的话,基本在两千元左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著录项目变更可以只变更申请人信息吗
著录项目变更可以只变更申请人信息吗著录项目变更变更申请人信息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变更的。其中有关人事的著录项目(指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事项、......
·一次性给付
一次性给付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
·男方争取抚养权的证据有哪些
男方争取抚养权的证据有哪些一、男方争取抚养权的证据有哪些1、对方有其他子女的证明(如户籍上的子女情况);2、医疗机构出具的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
·我们知道法律上关于工伤的规定非常细致
我们知道法律上关于工伤的规定非常细致,包括工伤鉴定的标准,工伤的赔偿和工伤的鉴定等,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工伤鉴定主要看什么时候,即在工伤在医院出......
·报复陷害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对报复陷害罪的认定可以是分析此罪与一些相似犯罪之间的不同,但也可以是从内部出发,分析报复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内容,判断哪些行为是可能构成此罪的。......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哪个更加严重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哪个更加严重一、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哪个更加严重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相比,一般情况下监视居住更为严重。监视居住需要当事人在......
·一、代通知金和赔偿金是否都要发放?
一、代通知金和赔偿金是否都要发放?代通知金与赔偿金不能并存。理由如下: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前提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
·社会养老保险的类型有哪些
社会养老保险的类型有哪些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后减少或失去劳动收入时给予......
·没有土地使用证的房子能贷款么
没有土地使用证的房子能贷款么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资金不充裕。不管是他们在做生意或者需要上学等等,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所以很多情况......
·住房网签备案需要些什么手续?
住房网签备案需要些什么手续?网签是在开发商已经取得了预售证,且购房者也满足购房资格,完成选房,签订合同之后,在售楼部或者在房屋管理部门完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