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顺序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一、顺序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一)法学定义
在传统民法上,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我国合同法第67条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值得提出,“顺序履行抗辩权”这一名称并非唯一,使用的人也比较少。不过,2008年司法考试卷三第57题选项A使用了“顺序履行抗辩权”一词。另有在同一以上使用“先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等词语的。仔细说来,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比如“先履行抗辩权”强调先履行一方应先履行其债务;“后履行抗辩权”则强调抗辩权人本身履行的后在性。
(二)快速区分3个“履行抗辩权”:
1、顺序履行抗辩权—— “对”先履行人的抗辩权;(该抗辩权的行使主体都是后履行义务人,行使对象都是 先履行义务人;有的人称其为“先履行抗辩权”,有的人称其为后履行抗辩权,其实是一回事;)2、不安抗辩权——“对”后履行人的抗辩权;3、同时履行抗辩权—— 任一方“对”其对方 都可以行使;
(三)适用条件
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构成顺序履行抗辩权须符合以下要件: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2、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至于该顺序是当事人约定的,还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在所不问。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或其履行不符合约定。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既包括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届至或届满前未予履行的状态,又包含先履行一方于履行期限届满时尚未履行的现象。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在这里是指迟延履行、瑕疵履行等。
(四)法律效力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并行使,产生后履行一方可一时中止履行自己债务的效力,对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请求,以此保护自己的期限利益、顺序利益;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补救措施、变违约为适当履行的情况下,顺序履行抗辩权消失,后履行一方须履行其债务。可见,顺序履行抗辩权属一时的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影响后履行一方主张违约责任顺序履行抗辩权有利于保护第二位的债务人的权利,当第一位债务人没有按照规定履行义务时候,其可以拒绝他相应的履行请求。也就是说只有在第一位债务人按约定履行了义务后,才可以要求第二位债务人履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窝藏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窝藏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一)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应负......
·对方欠钱不还起诉了也不还怎么办?
对方欠钱不还起诉了也不还怎么办?欠钱不还的就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措施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以查明被执行人是否有隐瞒的财产情......
·应当通知法律援助辩护的情形有几种
应当通知法律援助辩护的情形有几种在现实情况中,会出现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聘请律师,为了保障他们的获得辩护的权利,法律规定......
·劳动关系认定存在问题的相关信息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在劳动市场中会有劳动关系认定存在问题,在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建立劳动关系,但是有一些特殊法律情形......
·故意伤害未构成轻伤是怎样处罚的
一,故意伤害未构成轻伤是怎样处罚的应当通过法医鉴定认定轻伤,恶意伤害未构成轻伤一般进行治安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
·一、醉驾发生追尾算不算重大交通事故?
一、醉驾发生追尾算不算重大交通事故?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第一档为:发生重大事故: 而这里“发......
·民事诉讼时效抗辩答辩状范本怎么写
民事诉讼时效抗辩答辩状范本怎么写一、民事诉讼时效抗辩答辩状(实际示例)答辩状答辩人:,男,汉族,出生于1981年6月15日,住址甘肃省定西市号......
·初次吸毒案底能撤销吗?
初次吸毒案底能撤销吗?拒绝黄赌毒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也是听到的标语,在警示人们远离黄赌毒珍爱生命,特别是毒品对于个人的损害不仅仅是身体,还会对......
·收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收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收养法》将被废止。《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矿山是否应该公告?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矿山是否应该公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矿山是不需要公告的,诉讼和民事方面的赔偿诉讼的话都是不一样的,而刑事方面的诉讼它是不......
·娃娃房主是否具有房产资格
离婚双方协商将房子赠与给孩子。那么,孩子是否具有房产资格呢? 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六条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