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可行吗?
一、多重劳动关系
多重劳动关系,指的是同一个劳动者,在同一个时期内,与两个以上的彼此不同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二、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可行吗?
对于全职人员从事兼职的情形,我国法律法规并不鼓励,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允许职工在完成8小时工作任务外,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前提是不影响本职工作。如果因为兼职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法律法规做出了赔偿规定。《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原劳动部《关于合同制工人因双重劳动关系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处理意见》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未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劳动合同有约定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规定且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按劳动合同的约定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处理。
对于全职人员从事兼职,法律法规并没有强制规定用人单位要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只是规定了兼职工作如果对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如何对村还进行赔偿。法律并不禁止劳动者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并未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前提下从事兼职工作。故在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劳动者也能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多重劳动关系。
三、全日制劳动者做兼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
如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禁止国家公务员进行兼职;《公司法》禁止担任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等高级经理人员兼任同类企业的职务;
(二)用人单位未明确禁止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劳动者兼职;
(三)对原单位或现单位无损害
兼职没有侵犯原用人单位的利益,没有对完成本职工作造成影响;
(四)单位知悉后没有责令其停止兼职
换言之,如果法律或用人单位明确禁止兼职,那么劳动者一旦出现兼职行为,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不得兼职,但劳动者的兼职行为影响了本职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的兼职行为没有对本职工作造成影响,但单位知悉后已经责令其停止兼职,而劳动者拒不改正我行我素的,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综上所诉,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是可以的,但必须满足规定的条件。尽管如此,但用人单位应逐步减少存在多重劳动关系的职工量,尽量不在重要的技术、管理等岗位上使用存在多重劳动关系的职工,尽量只在非全日制用工模式下使用存在多重劳动关系的人员,避免既是全日制用工又存在多重劳动关系的用工模式。这样可以加快工作效率,并且减少利益的损失。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刑事赔偿精神损失费标准是多少?
刑事赔偿精神损失费标准是多少?刑事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根据规定,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
·国家规定土地使用年限各是多少
国家规定土地使用年限是多少按照国家规定,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自取得该地的土地使用权之时算起。工业用地50年;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土地使......
·怎样才能获得假释 不得假释的情形有哪些
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的,有权申请假释。那么罪犯怎样才能获得假释呢?为了实现打击......
·私闯民宅打碎玻璃定罪需要支付赔偿金吗?
私闯民宅打碎玻璃定罪需要支付赔偿金吗?私闯民宅打碎玻璃定罪需要支付赔偿金,虽然私闯民宅是一种违反刑法的行为,但是其若是导致了其他的主体的玻璃等......
·职工自己申请工伤鉴定可以吗
职工自己申请工伤鉴定可以吗工伤职工或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均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此可见,受伤职工自己也是......
·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要求是什么?
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要求是什么?一、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要求是什么?1、发起人必须要在我国法律规定的法人范围内,当......
·绑架罪罪犯的判决情况是什么?
绑架罪罪犯的判决情况是什么?《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离婚选择哪种方式更好?
离婚选择哪种方式更好?离婚选择哪种方式更好??从成本最低、更有效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建议最好是到人民法院去办理调解离婚。1、登记离......
·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有哪些情形
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有哪些情形(一)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二)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
·一、夫妻隐匿转移财产怎么判罚?
一、夫妻隐匿转移财产怎么判罚?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