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承接协议书该怎么写?
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
如果你所接受的债权不具备上述三种情况,那么,这个债权是可以转让的。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在这里法律只规定了债权人的通知义务,并没有规定,必须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因此,你们只要对债务人履行了通知义务即可(通知的义务履行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不必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债务人的同意并不是这种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2. 公司债权债务承担协议书
甲方(转让方): 乙方(受让方): 甲方是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的股东,占有公司100%的股权。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甲方将持有的 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乙方,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由乙方指定人员担任。为明确股权转让前后 公司债权债务的承担问题,双方达成以下协议条款,共同遵守。
一、在公司股权转让变更登记前(以双方向工商部门递交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资料之日为界)产生的债权由甲方享有和追偿,债务由甲方承担。
二、在公司股权转让变更登记后(以双方向工商部门递交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资料之日为界)产生的债权由乙方享有和追偿,债务由乙方承担。
三、属甲方享有的债权,甲方可委托乙方以
公司名义追偿,具体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属甲方承担的债务,若在股权转让后由
公司或乙方代为承担的,乙方有权以自己名义向甲方追偿。
四、在双方向工商部门递交股权转让变更登记资料之日,甲方应将公司的公章、财务印章、银行开户卡、银行开户许可证、
转交给乙方
五、若股权转让未完成的,则本协议终止
甲方; 乙方;
签约日期; 年 月 日
以上就是公司债权债务承接协议书的一个基本写法,可以根据承接股权时双方商讨的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改。总之,在接手一家公司时需要注重原公司的债权和债务,双方对此进行商讨后签订债权债务承担协议,这样自身的权益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以免出现所接手公司负债累累,债权债务模糊不清的情况。如果有更多疑问,请咨询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什么是犯罪的因果关系?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当危害结果发生时,要确定某人应否......
·不存在防卫过当的情形有哪些
在对不法侵害进行防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卫的时间、限度等等,不然的话就有可能无法认定构成正当防卫。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即使表面上看起来防卫超过......
·失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如何处罚失火罪?
近年来,森林火灾频发,有很多都是由于游人的失火犯罪行为导致的。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那么,失......
·一、什么情形下公证遗嘱强制执行?
一、什么情形下公证遗嘱强制执行?若是可以继承遗产的主体不服从公证过的遗嘱此时法院会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和《......
·刑诉法关于存疑不起诉的规定有哪些
一、刑诉法关于存疑不起诉的规定有哪些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
·单位规章制度有哪些风险
单位规章制度有哪些风险一、单位规章制度有哪些风险在劳动者知情权中,特别要关注“用人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旅游纠纷的种类有哪些
旅游纠纷的种类有哪些,怎么进行索赔?一、常见的旅游纠纷种类1、游社单方违约旅行社在收取游客的费用后,擅自变更合同内容,或只收钱不提供服务......
·员工在产假期间可以辞退吗
员工在产假期间可以辞退吗职工怀孕,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还应支付生育津贴,生育费用(含:检......
·不认定工伤可以做伤残鉴定吗
不认定工伤不可以做伤残鉴定。伤残鉴定主要看伤者是否存在伤残、功能障碍和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购买期房的法律风险
在购买期房时一定要看“五证二书”。五证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买完房......
·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怎么办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