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钱庄贷款可靠吗
地下钱庄是指未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依附某种合法或被公众认知的身份,利用或间接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结算网络,秘密经营,非法买卖外汇、跨境资金转移或办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的非法金融组织或个人,是地下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更简单来说,地下钱庄其实质就是非法银行,证券类的组织。
二、地下钱庄的优势
相比国有金融组织, 一是具有搜集客户信息的积极性。国有金融组织用来支持民营经济的贷款,是被作为任务来强制执行的,其积极性可想而知。而且,中小企业信息相对分散,风险不容易控制,单笔贷款金额又小,如果把钱贷给大企业,一笔交易的金额可能是几个中小企业加起来都达不到的。你说国有银行更愿意把钱贷给谁呢?“地下钱庄”却是要依靠客户吃饭的,必然有激励主动寻找客户。二是搜寻信息的费用比较低。“地下钱庄”由于非法性质,交易无法大范围的扩展,这正好减少了其获得客户信息的成本。
三、地下钱庄的特点
1.借贷资金的高利性。由于“地下钱庄”吸收的存款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再加上部分经营钱庄的当事人牟取暴利的动机驱使,多数“地下钱庄”出借资金的利率均高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月息30%。有的实行利滚利、息生息。
2.借贷方式的隐蔽性。“地下钱庄”的借贷方式十分隐蔽,无论是存入还是贷出,均只写借条。利息计算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借期内的利息一并计入本金,借条的金额是本利合计的总额;二是借贷利息在付款时即已扣除,借条仍写原借款数额,出借方只支付扣除利息后的款项。“地下钱庄”采用这些隐蔽的活动方式,往往使有关部门难以发现,查处也缺乏有力证据。
3.借债行为的暴力性。“地下钱庄”由于其借贷资金的高利率和经营的非法性,必然带来其借贷资金的高风险。为了确保其资金的安全,不少钱庄都有一支专门的追债队伍,其追债人员一般都是横行当地的霸道者,有的甚至是当地黑恶势力成员。一旦发生债务拖欠和纠纷,追债人员即实行暴力追债,往往酿成社会的不稳定。
四、地下钱庄贷款可靠吗?
地下钱庄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借款人向地下钱庄贷款,贷款利息较高,借款人贷款以后,所还金额远远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简单来说,地下钱庄的贷款跟高利贷几乎是同等概念。一旦借款人没有按时归还款项或是处于换不清贷款的情况下,其催款时会使用黑社会的人员,会对借款人造成人身伤害。
综上所述, “地下钱庄”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而对于地下钱庄贷款可靠吗这个问题,我们觉得虽然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其风险也是我们所不能预见的. 所以借款人除了向银行申请贷款之外,还可以考虑向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而我们也希望政府能逐渐使“地下钱庄”往合理化、规范化、阳光化的趋势发展.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有哪些人?
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有哪些人?一、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有哪些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分为狭义当事人和广义当事人。狭义当事人仅指原告和被......
·起诉
起诉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
·刑事抗诉与民事抗诉区别主要是什么
一、刑事抗诉与民事抗诉区别主要是什么?1、诉讼程序不同一个是刑事诉讼程序,一个是民事诉讼程序。2、诉讼范围不同1)刑事抗诉包括两种:一种......
·一、电动车醉驾肇事是否会被处罚?
一、电动车醉驾肇事是否会被处罚?具体要看电动车是否归属机动车类型,若未达到机动车标准,则只能以非机动车认定,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目前暂无法规约束......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条件是什么
在案件的侦破和处理中,都会有司法鉴定以此来判断处理结果,作为一个评判的标准,那么精神病犯罪该如何来进行法律制裁呢?首先肯定是要鉴定这个人是不......
·合同出现前后矛盾怎么办
合同出现前后矛盾怎么办合同本身前后矛盾的合同条款,其效力如查确定的问题,应按如下层级程序来处理:一是首先看合同的整体意思,根据签订合同的目的......
·建筑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建筑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相信您对于工程一词都不会感到陌生吧,从事建筑行业的朋友更是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工程。有时为了弥补......
·贪污罪有没有单位犯罪?
一、贪污罪有没有单位犯罪?贪污罪没有单位犯罪,因为贪污罪有特定的犯罪主体。根据我国新的刑法规定,贪污罪主体的规定有五类:(1)国家机关......
·中国未成年犯罪监护人应承担什么责任?
一、中国未成年犯罪监护人应承担什么责任未成年犯罪监护人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承担所有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