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有什么影响
信息公开不及时,容易给谣言传播留空间。此外,公众会被舆论、谣言所欺骗,造成政府信誉度降低、恐慌等情况。为此要及时公开信息让广大群众及时获得有效的信息,确保信息群覆盖。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
二、六种情形下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审理,根据《行政诉讼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最高人民法院拟出台这份司法解释。
据了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已有相当数量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于案件类型较新,面临许多法律适用问题,亟须司法解释予以指导和规范。
征求意见稿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当事人资格、特殊的证据规则、不予公开范围的司法认定、政府信息公开与适用档案法的关系、裁判方式、针对公共企事业单位诉讼的参照适用等问题。
征求意见稿指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复的;
(二)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符合其在申请中要求的内容或者形式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依他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涉及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四)认为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要求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行政机关拒绝更正或者不予转送有权机关处理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或者应当主动公开而未公开政府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其他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同时,征求意见稿提出,政府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属于不予公开范围: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但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
(四)经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依法确定为不公开的;
(五)尚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过程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可能影响正常行政管理活动和行政目的实现的;
(六)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信息公开不及时不仅仅说明公开速度慢办事效率低,同时也会影响群众企业及时获取信息。政府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向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信息公开不及时也就不符合信息公开的原则。有需要了解政府信息的朋友,可以随时浏览政府信息公开的网站。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释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是对是《劳动合同法》的一种有益补充,将《劳动合同法》中未尽事宜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划分。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劳动合同法实......
·公司辞退过了医疗期的员工可以吗?
公司辞退过了医疗期的员工可以吗?一、公司辞退过了医疗期的员工可以吗?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届满后,用人单位可以与其......
·讨债技巧 —多说,少写、文武兼施。
讨债人振振有词,咄咄逼人,是理直、义正的表现,有较大威慑效果和瓦解作用。以不伤害对方自尊、体面为前提,多说几句、调子高些无妨。讨债文书或诉状......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离职时发现违反规定或者劳......
·子女抚养权的变更事由有哪些?
子女抚养权的变更事由有哪些?关于判决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是以有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为原则的,如果出现了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情形,就应变更子女的抚......
·股权转让中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股权转让中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人们在进行股权投资过程中,可以在不想继续持有的情况下进行股权转让。双方为了明确各种的权利和义务,会签署......
·民法典不交物业费物业有权停水停电吗
民法典不交物业费物业有权停水停电吗?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没有权停水停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行)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
·起诉离婚前对方转移财产怎么办
起诉离婚前对方转移财产怎么办?1、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情况紧急的,未转移财产的一方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接受诉前财产保全申请......
·监视居住家人手机会被监听吗?
监视居住家人手机会被监听吗?监视居住的家人手机是不可以被监听的,但是为了办案的需要,检察院办案人员,办理了有关批准手续后,可以监听嫌疑人的手......
·如何解决医患问题,有什么措施?
在现代很多人到医院接受治疗,很难避免出现一些疑问和纠纷,如果在看病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话最好和医生或者是医院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协商才能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