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借据该怎么认定借贷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 :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所以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不应简单地将借条作为完全排斥其他证据证明效力的唯一债权凭证。在综合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诉辩主张后,认为出借人所主张的借款资金来源和交付过程不符合日常经验法则和高度盖然性标准,存在明显不合理性,无法就借款的实际交付形成心证的,应认定借款未实际交付。
二、如何看待借据的证明效力
借据是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合意和借贷关系实际发生的直接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法院应当审慎审查借据的真实性。除非有确凿的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借据所记载的内容,一般不轻易否定借据的证明力。但如果借条存在必要记载事项的缺漏、书写笔迹、材质凭肉眼即能看出异常之处等情形,借条持有人即债权人有义务进一步提供证据加以证实。
债权人应当对借贷金额、期限、利率以及款项的交付等借贷合意、借贷事实的发生承担证明责任。债务人就其抗辩主张的债权受妨害或者受制约、债权已经消灭或者部分消灭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一般而言,借条作为直接证据,能够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日期等借款关系的主要内容,但就款项交付情况,特别是金额较大的款项交付,应结合款项交付凭证加以判断。如款项通过银行转账的,应提供银行资金往来凭证;如款项系现金给付的。如款项系现金方式给付的,债权人不能提供款项交付凭证的,法院可以要求出借人本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有关经办人员到庭,陈述款项现金交付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用途等具体事实和经过,并接受对方当事人和法庭的询问。
要是当事人仅有借据的话,并不能对借贷关系作出准确的认定。因为完全有可能在签了借据之后,出借人最终并没有实际借钱给借款人,这样的情况下要是仍然让借款人还钱的话,则对借款人而言就是不公平的。如果您对上述问题存在疑问,不妨向网站的律师询问,专业的律师能为您答疑解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法律上规定借条拍照有用吗
法律上规定借条拍照有用吗?一、借条拍照有用吗?照片只能证明债务存在,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有在债务人无异议的情况下使用。《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又......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劳动法对其基本原则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三大基本原则。一、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1)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如果公证几份遗嘱以哪一份为证
如果公证几份遗嘱以哪一份为证一般情况下,后设立的遗嘱的效力先于先设立的遗嘱;但是,经过公证的遗嘱效力更为优先。如果有数份经过公证的遗嘱的,以最......
·签订劳动合同书注意事项?
签订劳动合同书注意事项有哪些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
·产假期间社保要自己承担吗
自己要交一部分,单位会交另外的部分。员工产假期间的社保和公积金是按正常渠道进行缴纳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对应的部分,不需要单位全额承担。单位......
·结婚一个月后离婚彩礼如何返还
一、结婚一个月后离婚彩礼如何返还解决离婚时彩礼怎么返还的问题,首先需哟按照前文确定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财物是否属于彩礼。属于赠与的,无权要求退......
·什么是不安抗辩权?
什么是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义务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以及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中止......
·信托违法应该怎么处罚?
信托违法应该怎么处罚?信托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对于银行是一种补充。弥补了银行资产管理方面的短缺。但是由于信托涉及三当......
·法人代表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法人代表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一个公司,在展开对外活动的时候,往往由法人代表代理,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一般情况下,法人代表都是由法定......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官费是多少?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官费是多少?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官费是多少?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官费是250元,具体的收费情况如下:根据《计算机软......
·摩托车醉驾无证无牌怎样进行处罚
摩托车醉驾无证无牌怎样进行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