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一、二手房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定金罚则和违约金条款通常并存于格式合同中,且违约金约定为转让成交价的20%,按照该比例若违约少则要承担十几万的违约金、多则数百万,远高于适用定金罚则获得的赔偿,导致双方因守约方主张适用违约金条款而产生较大分歧。判决违约方承担巨额的违约金明显有失公平,违约方会主张违约金过高要求调整,法院在判决中通常会予以调整,导致守约方往往以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为由提起上诉。
对此,建议买卖双方及居间方的权利义务予以明确约定;降低违约金标准,将违约金定为转让成交价的5%-10%,既可防止合同当事人随意违约,也可防止违约金条款成为中介方串通合同一方非法获利的工具。
签订二手房合同陷阱多多,因此,购房人要善于利用补充协议。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如果遇到合同条款不明确,或需要进一步约定时,要在合同相关条款后的空白行或在合同后填写附加条款,将合同中对双方的意思表示写明,会减少后续阶段因意思含混而造成的不便与麻烦。购房人最好请专业律师签订协议,毕竟签合同不是小事。
二、怎样解决二手房违约金过高
合同当事人往往普遍约定了较高的违约金来确保买卖合同能够顺利履行,但约定了高违约金最终能够实现呢?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因此,过高的违约金未必就能得到法院的认可。在实践中,一方要求法院对过高的违约金进行调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
(二)基于一方提出申请,但法院往往会主动释明;
(三)只能适当减少,不能过多的减少;按照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一般以30%为标准。
实践中,经常出现购房者与二手房出卖人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为了避免对方违约,会选择约定很高的违约金,但又不懂法律关于违约金的规定而导致违约金约定的过高的现象。如果您在签订合同约定违约金时,不太了解法律的规定而又想约定一个比较理想的违约金数额,建议您咨询专业的房产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合同履行不能,有哪些补救措施
合同履行不能,有哪些补救措施关于采取补救措施的具体方式,我国相关法律做了如下规定:(1)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为: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
·武威市政府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武威市政府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很多地方在征收土地的同时都会对原有土地使用者进行一定的补偿,但是大部分......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的内容是怎样的?
融资指的是一个企业筹集资金,然后扩大经营规模进行再生产,从而使整个公司更加的有活力的进行发展,这对于整个公司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企业......
·具体的民事诉讼行为包括哪些?
具体的民事诉讼行为包括哪些?一、民事诉讼行为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案件的当事人,也......
·新员工入职签订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众所周知,新员工就职一个月之内,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劳动合同。但是对于新入职的员工,面对厚厚的劳动合同时,如何了解新员工入职签订合同注意事......
·商标异议申请理由有哪些?
商标异议申请理由有哪些?商标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标局对商标进行初步审核后,符合注册条件的,下面就进入到社会公示阶......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具体是什么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的法律制度是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努力着的,近来在民事诉讼法当中又专门的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实际上,如果没有举证时......
·个人在农村开荒地如何确权
个人在农村开荒地如何确权?农村开荒地是不可能确权的个人开荒土地如何确权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开荒地确权的几率不大,但是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
·一、劳动合同绩效奖金需要写明吗?
一、劳动合同绩效奖金需要写明吗?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报酬中的基本工资是一定要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的。2、如果因为用人单位与劳动......
·民事诉讼法特殊地域管辖规定是什么,有哪些原则?
民事诉讼法特殊地域管辖规定是什么,有哪些原则?一、民事诉讼法特殊地域管辖规定是什么?(一)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程序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程序一、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程序1、申请调解。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