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如何认定的?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而通过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获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话不仅要缴纳罚金,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为了避免自己的信息泄露,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无关人员或陌生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工资发到劳动合同终止是否合法?
工资发到劳动合同终止是否合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法律依......
·合同贷款诈骗罪应该怎么判刑
合同贷款诈骗罪应该怎么判刑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
·2023年新的继承法规定是什么?
2023年新的继承法规定是什么?《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即将生效,《继承法》相应废止。民法典关于继承的规定是什么?《民法典》对继承的规定,主要......
·不能受到我国著作权保护的是哪些
不能受到我国著作权保护的是哪些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有三种类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护。第一种是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第二种是不适用于《......
·关于“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关于“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实践中,有些情况下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互相推脱,都不愿意担任监护人,导致监护无从设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
·分户用土地使用证行吗,分户的条件有哪些?
分户用土地使用证行吗,分户的条件有哪些?分户一般是指成年子女脱离父母另外购置房产另成一户,在农村,分户影响着宅基地分配和土地的分配;在城市,......
·仲裁法全文适用范围是什么?
仲裁法全文适用范围是什么一、所谓仲裁的适用范围,指的是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可以解决哪些纠纷,不能解决那些纠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争......
·醉驾需要证人
醉驾需要证人醉驾的证据是抽血化验,抓住你就会进行酒精测试,没有抓住,你走运。有没有证人只要有酒精测试、民警出具的查获证明,就可以拘留、罚款......
·新刑法非法拘留应该如何处理?
我们经常听说非法拘留这个词,这个在刑事案件中经常被提及,对于公职人员利用职务进行非法拘留,我国法律是明令禁止的。关于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新修......
·抗税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抗税行为,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应纳税款,必然同时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因此属于犯......
·转国籍后是否可继承国内遗产?
转国籍后是否可继承国内遗产?转国籍后是可继承国内遗产,只要该房产系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外国人继承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