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讯逼供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一、刑讯逼供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实践中,司法机关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刑讯逼供致人轻伤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的刑讯逼供罪的法定刑从重处罚。
(2)刑讯逼供致人伤残,即致人重伤、残疾的,则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定罪,并按照第二款致人重伤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法定刑从重处罚。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刑讯逼供罪的量刑幅度与一般故意伤害罪基本一样;如果造成致人重伤、残疾的严重后果,仍按刑法第二百四十七处罚,显然有些过轻,所以法律规定应按故意重伤从重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本罪中的“伤残”比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中的“严重残疾”范围宽,要适用该条款处罚,必须同时具备“手段特别残忍”和“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两个条件。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也可以适用死刑。
(3)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应分析行为人对于死亡的心理态度。如果对死亡结果是过失心理态度,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如果是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则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定罪,并按照该条规定的法定刑从重处罚。
二、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的区别
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暴力取证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以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行为。两者的区别是:
1、目的不同。暴力取证罪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逼取证人证言,刑讯逼供罪行为人是为了逼取口供。
2、犯罪对象不同。暴力取证罪的对象限于刑事案件的证人,刑讯逼供罪的对象则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3、行为人方式有差异。刑讯逼供既可以是暴力方式,也可以使非暴力方式,而暴力取证罪则只能以暴力方式构成。
刑讯逼供罪的刑事责任是由《刑法》统一作出规定的,但由于各省市犯罪的情况不同,因此也允许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此罪的刑事责任作出更加详细的规定。而实践中此罪与暴力取证罪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个犯罪。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申请著作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申请著作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一、申请著作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第一,要具有独创性,即通过个体的智力劳动完成的作品,显然,抄袭的就不算了;第二,......
·刑法告诉才处理罪名是哪些
一、刑法告诉才处理罪名是哪些告诉才处理的罪,刑法中规定有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普通侵占罪(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占)......
·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
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1、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第十三条固定......
·法院判决书丢了怎么办
法院判决书丢了怎么办一、法院判决书丢了怎么办如果持有的判决书丢失了,可以带身份证到审理案件的法院查阅档案进行复印,然后加盖有关部门印章就可以......
·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1、交通事故中残疾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
·收抚养费协议书要怎么写?
现如今,有许多感情不和离异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就变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而没有抚养权一方的家长就会选择支付抚养费来弥补心中的愧疚,而有抚养......
·企业法和公司法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们经常把企业和公司混为一体,从字面意思觉得都差不多,其实他们之前不管是从概念上,模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企业的这个概念的范围实......
·交通肇事逃逸什么时候执行拘留?
交通肇事逃逸什么时候执行拘留?一、交通肇事逃逸什么时候执行拘留交通肇事逃逸什么时候拘留需要看案件情况,造成交通事故后被认定为肇事逃逸,但......
·在朝批入职需要交什么材料?
在朝批入职需要交什么材料?1、身份证,验原件留复印件(双面复印)4份;2、户口本或户籍登记卡,验原件留复印件1份;3、提供中国银行卡或存折复印件......
·犯了交通肇事罪一般怎么判?
犯了交通肇事罪一般怎么判?《刑法》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档刑,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
·构成显失公平要满足哪些条件
构成显失公平要满足哪些条件(1)在适用条件上,须为有偿合同,特别是双务合同。而对于无偿合同,因不存在对价问题,故自然就不存在显失公平问题。(2)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