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一、工资支付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 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要求:我国工资支付的法律规章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按日或周发放。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二、工资支付有什么流程
从法律角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来讲,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最终落实于工资的支付环节,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工资支付的流程予以梳理。
(1).确定工资支付的项目及工资总额
根据企业的薪酬制度或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确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及工资包含的项目;
(2).按照周期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考勤记录,确定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时间及劳动者的休假期间及其他非提供正常劳动的期间;
(3).根据薪酬制度、考勤休假制度及劳动者在一个劳动周期内的考勤记录按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并在支付时向劳动者提供本人的工资清单。
根据上文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工资支付主要包括什么内容,这些一般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项目,但实际上具体的内容,还是需要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协商之后,才能确定的。要是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装饰装修工程承包范围什么,资质标准
装饰装修工程承包范围什么,资质标准如何划分购买房屋后房屋的装修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资金,我们可以和其他一起购买房屋的住户商......
·集资诈骗的特性有哪些?
非法集资诈骗的犯罪率近年来呈现上涨趋势,而我国公安机关对其打击的信心和决心也随着犯罪率的上涨日益剧增,但是由于这种罪行的特性并不明显,使得您......
·婚姻法子女抚养权有关规定有哪些?
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法律有明确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对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需要进行协商,这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步骤,协商解决不了可以......
·案件代理和案件辩护的区别是什么?
案件代理和案件辩护的区别是什么?一、案件代理和案件辩护的区别是什么?1、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及自诉案件中的被告而......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要求?防水工程分几个等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质量也要求的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房屋的建设和规化要求的特别的精细,在购买一座房子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地下防水工程质量要......
·债的转移的原因有哪些?
债权债务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常见的社会关系,债权的建立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的规定,但是并非意味着债权债务关系在建立之后,就不会转移......
·直接证据与传来证据有什么联系?
直接证据与传来证据有什么联系?直接证据对应的是间接证据:凡是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为直接证据。例如,亲眼目睹违章超车的行人所作的证人证言......
·逮捕后公安证据不足怎么办
逮捕后公安证据不足该怎么办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批捕即检察机关、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决定逮捕的强制措......
·买房的人去世了房贷怎么办
买房的人去世了房贷怎么办1、继承人继承房产贷款人去世后,其房产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继承......
·通常工伤认定要什么资料?
一般在申请工伤认定的时候,除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外,就要知道应该向哪个部门提出认定申请,而此时也会需要申请人同时提交认定的资料才行,不......
·好意施惠致人损害怎么认定
好意施惠致人损害怎么认定好意实惠致损引发的侵权的认定应当适用过错原则。但基于好意施惠的无偿性和良好的动机,以及善意目的性,应从民法的公平理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