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债权债务承继情况说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清偿遗产债务应优先于遗赠,为特定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
1、清偿遗产债务应优先于遗赠
遗赠是被继承人以立遗嘱的方式将其财产死后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法律行为。
所谓清偿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即是在被继承人负有遗产债务的情况下,应当优先用遗产清偿债务,如留有剩余的遗产才执行遗赠。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继承人利用遗赠逃避债务。为此,我国《继承法》第34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2、清偿遗产债务为特定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
我国《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此规定体现了养老育幼、保障残疾人生活的原则,不但遗嘱人立遗嘱、继承人分割遗产,而且清偿遗产债务都应当严格遵循这一原则。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1条明确指出: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也应当为其保留适当遗产。然后再按继承法第33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80条的有关规定清偿债务。
因此,在清偿遗产债务时,即使遗产的实际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也应当为需要特殊照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适当的遗产,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二、如何确定遗产债务清偿顺序?遗产债务清偿顺序是怎样的?
1、怎样确定遗产债务清偿顺序
遗产债务清偿顺序之确立,涉及继承人、遗产债务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的财产权益保护。根据现代民法的保护弱者利益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维护第三人利益和交易安全原则。确立遗产债务清偿的顺序必须综合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遗产债务发生的时间;二是遗产债务的性质和目的。
2、遗产债务清偿顺序是怎样的
我国1985年《继承法》第19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第33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嘱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第34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可见,对于遗产债务清偿,该法确立了以下三个规则:
(1)遗产债务只能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进行有限清偿;
(2)清偿税款和债务的顺序优先于遗赠;
(3)遗嘱处分遗产必须为特定的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遗份。
综上所述,针对继承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其也要享受之前的债权,并承担遗留下来的债务。在有关债权债务承继情况说明中,要写清债权方式,债务人情况及债务金额等内容。继承人应该以拿到的遗产优先偿还债务,具体如何处理,可以和原来债权人进行协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房子现实已经网签未备案是否合法?
房子现实已经网签未备案是否合法?房子现实已经网签未备案是不合法的,因为网签制度它是我们国家的法律当中明确规定的,必须要履行的许可制度。网签合同......
·股权质押后是否可以增资扩股,有哪些内容
股权质押后是否可以增资扩股,有哪些内容对于很多开公司有自己企业的人来说,股权质押时不可避免的。但是很多公司在未来发展业务上,可能会要求增资......
·在什么情况下法院直接判离婚
在什么情况下法院直接判离婚1、人民法院判决是否离婚,是从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原则考虑,所以对于判决离婚的案件,比较谨慎。2、现行民法......
·交通事故判决书下达后一个月不赔钱怎么办
一、交通事故判决书下达后一个月不赔钱怎么办交通事故判决书是经过了法院审判、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并且判决书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所以交通事......
·不同意司法鉴定结果怎么办?
司法鉴定在诉讼过程中被经常用到,对于一些无法由司法人员直观进行判断的细节,只有通过司法鉴定机构专业、科学的鉴定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结论。在实际......
·分居离婚的证据有哪些
有的夫妻因为生活上的一些小事不和,但又不愿意马上就离婚,因此就会选择先分居,让彼此冷静一下。不过这种情况下夫妻离婚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此时......
·女方起诉离婚没有户口本怎么办?
女方起诉离婚没有户口本怎么办?1、申请补办户口本。本人写出户口丢失原因和申请补办报告,办理遗失申明(登报等);凭本人报告,遗失声明原件,单位证明或......
·疫情期间辞退员工应如何进行维权?
疫情期间辞退员工应如何进行维权?第一种,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
·劳动者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如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合同双方或者单方的法律行为导致双方当事人......
·可以适用假释的考验期是多少
一、假释的考验期是多少假释考验期分为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