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有什么种类
证据是指以证明待证事实是否客观存在的材料。证据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正确审理案件的基础,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
二、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如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的药品等。
三、视听材料。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材料。如用录音机录制的音响、语言;用录像机录取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等。视听资料可以由当事人提供,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索取或复制。
四、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制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除了精神或生理上有缺陷而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和案件的诉讼代理人不能做为案件的证人外,任何公民和组织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做证一般应亲自出庭,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后可以用书面证言的形式作证。
五、当事人的陈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就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所以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当加以重视。但是,由于行政争议直接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所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客观地对待,注意是否有片面和虚假的部分。当事人的陈述只有和本案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审查,才能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六、鉴定结论。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由于行政案件涉及许多专业技术管理领域,所以鉴定结论是行政诉讼中运用的极为广泛的一种证据。如卫生监督机构对药品质量的检验证书。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对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它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证据形式。勘验笔录常常用于涉及房产、土地、山林、环保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纠纷。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当场实施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决定所做的现场情况的笔录。
以上七种证据,不论何种形式,人民法院都应审查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应对各种证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系进行审查。证据只有经过法庭审查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上述七种就是行政诉讼证据的全部种类了,在行政诉讼中虽然需要提供证据,但并不要求上述种类的证据都必须要有。只要能够提供其中的一些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法院方面还需要对三性进行充分的认定,之后才能判断是否会采取该证据。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酒后驾车是违法犯罪行为。那醉驾逃跑怎么办呢?
酒后驾车是违法犯罪行为。那醉驾逃跑怎么办呢?醉驾就已经是危险驾驶罪了,逃逸则会给以严重处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会判处七年以下徒刑。肇事......
·网络开设赌场罪怎么判?
很多犯罪分子用网络来赌博获利,因为网络快捷方便,不限地点,节省人力成本,基于这样的特点,网络给犯罪分子带来了足以获利的空间。而民众接触网络,......
·购买商品房的陷阱会有哪些
购买商品房的陷阱会有哪些一、购买商品房的陷阱会有哪些一是“五证”不全。即《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配偶涉嫌重婚罪怎样处置
一、配偶涉嫌重婚罪怎样处置?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
·交通事故复核的程序是怎样的
在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需要由公安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作出认定,而要是当事人不服的话,则允许申请进行复核。而这个复核也是有具体程序的。那到底交通......
·报划痕险影响第二年保费吗?
汽车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选择代步的工具。由于,汽车的维修成本较高,所以,学多人会为自己的爱车上保险。而且,在平常停车的时候,剐蹭也是在......
·婚前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是怎么样的?
婚前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是怎么样的?夫妻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男方:,年月日出生,族,住址:身份证号:。女方:,年月日出生,族,住址:身份......
·如果商标印名片上算侵权吗?
如果商标印名片上算侵权吗?如果你在名片上使用的是企业的注册商标,则有可能涉嫌侵犯企业的商标专用权。这种侵权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我国商标法对商......
·民事诉讼被告人辩护状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被告人辩护状是怎样的民事诉讼被告辩护词是什么审判长、人民陪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和《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