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裁定生效后可否再审?
受诉法院收到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后,应当认真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需召集双方当事人听证。对当事人所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区别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当事人就地域管辖权提出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受诉法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处理;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未提出上诉或者上诉被驳回的,受诉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权问题申诉的,不影响受诉法院对该案件的审理。
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权提出异议。级别管辖是上下级法院之间就一审案件审理方面的分工。受诉法院审查后认为确无管辖权的,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告知双方当事人,但不作裁定。受诉法院拒不移送,当事人向上级法院反映并就此提出异议的,如情况属实确有必要移送的,上级法院应当通知受诉法院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对受诉法院拒不移送且作出实体判决的,上级法院应当以程序违法为由撤销受诉法院的判决,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二、管辖权异议裁定生效后是否可以再审?
民事裁定专用于处理诉讼中各类程序性事项,为保证诉讼程序正常进行而不至被拖延,我国民诉法规定处理程序事项的裁定皆由法院依职权作出,相对判决而言,当事人对裁定表示异议的效力则相对弱化。因为若在诉讼中任由当事人对裁定无休止地提出不服,则本诉无法顺利进行,并且也与诉讼效率原则背道而驰。将对程序问题作出判断的权力授与法院,目的是维护程序正常进行,而使当事人在程序问题上的分歧不至于危及诉讼的效率与稳定。
这并不违背公正原则,程序的公正性应表现在给双方当事人于同等的机会,提出管辖权异议以及对此裁定提出上诉的权利诉讼双方都拥有,那么程序就符合公正的要求。对管辖权异议裁定就是如此,它由法院依职权审查后作出,不经当事人辩论而为之,与那些经过辩论而后作出的有关实体事项的判决当然不同,它更尊重的是法院的权威,因此即使是法院本身或者检察院认为应当再审也是不合适的。
综上所述,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决体现的是法院的权威性,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管辖权异议裁定生效后是不能进行再审的,这样会浪费司法资源,也会导致一些案件的被告因此而故意拖延案件审理进程,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不利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遗嘱应该有哪些内容
遗嘱应该有哪些内容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
·民法总则婚姻恢复的有关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总则婚姻恢复的有关规定是怎样的?关于婚姻,可能有一些人只知道结婚和离婚,在我国,法律还规定了有关婚姻的恢复的有关内容。关于婚姻恢复是在民......
·高管五年劳动合同模板:
高管五年劳动合同模板:甲方(聘用单位)名称:住所:乙方(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身份证号码:住址:法定代表人:联系人:......
·离婚离婚房产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离婚时,夫妻往往会因为房产的分割而产生争议,最终闹上法庭。夫妻离婚时,现金等财产的分割往往较为简单,但房产的分割由于涉及到是否还有贷款未还清......
·土地征收法律审查
土地征收纠纷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是否合法。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之......
·农用土地使用证过户如何办理?
农用土地使用证过户如何办理?一、农用土地使用证如何过户1、首先要确认是当地农村户口,还是已经迁出当地农村成了非农业户口。如果你是当地农村户......
·集合犯与结合犯的区别有哪些?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这样一个疑问:集合犯与结合犯的区别有哪些?人们普遍知道集合犯与结合犯都是罪犯,是罪犯就要对他们用法律对他们惩罚,但是人们......
·缔约过失之债责任认定
缔约过失之债责任认定一、缔约过失之债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
·告强奸罪都需要哪些证据
告强奸罪都需要哪些证据强奸案件的证据应当有:1、按现场勘察笔录:现场遗留的饮料、水杯、针管、针剂或者酒瓶、酒杯中等其他物证。如在麻醉类强奸案件......
·给水管道工程质保期是多久
给水管道工程质保期是多久我们在购买房子的时候会比较担心房子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并且计算房子的质保期的......
·工伤认定时间的起算点是多久?
工伤认定时间的起算点是多久一、工伤认定时间的起算点是多久1、工伤认定的时间是一年,从受伤之日起开始计算的。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