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过高法院会判吗
我国《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侧重违约金的补偿性,同时有限制地承认违约金的惩罚性。
1、违约金的支付数额是“根据违约情况”确定的,即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估计到另一方违约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的数额。
2、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权相予以适当增加,以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大体相当。对于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情况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又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3、对违约金问题,人们在尊重当事人自由地约定违约金的前提下,为了限制惩罚性违约金的副作用,确保合同的诚信履行,在一定情况下对违约金进行国家干预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契约正义理论的。从审判实践上看,对违约金进行干预也是为了平衡当事人的利益。一方面,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高而又不允许减少,则不仅会使守约方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且会在相当程度上恶化违约方的财产状况,使其丧失正当竞争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任由当事人随意约定数额过高的违约金条款,则将使违约金的约定偏离其初衷,有可能促使一方为取得违约金而故意引诱对方违约,成为牟取不正当利益和收入的手段,从而与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相悖。
二、合同违约金过高的标准是什么?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由于该条款只对违约金过高进行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造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过高违约金的认定多不明确。
此次新《解释》明确提出以超出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认定约定违约金过高的依据,即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在超过实际造成的损失30%以内都视为合理不算过高。从而给司法实践认定约定违约金过高和当事人合理约定违约金数额提供了具体的标准,使其有章可循。
通过阅读上面的文字,我们对合同违约金过高法院会判吗这个知识有了一定了解。通常上违约金额超过实际损失30%就被认定过高,法院会根据掌握的实际损失情况对违约金进行降低。所以,如果对方有过高违约金要求时,我们可以向法院反映,要求法院进行处理。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欠钱不还被堵车怎么办?
欠钱不还被堵车怎么办?一、欠钱不还被堵车怎么办?债务人可以报警,因为作为债权人没有权利堵车,其堵车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债务人可以以权利受到......
·18岁可以结婚吗?
18岁可以结婚吗2018年18岁不可以结婚的根据最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登记,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结婚的......
·两审终审制利弊是怎么样的?
两审终审制利弊1、有利因素审级制度,是指一个案件需要经过几个不同级别的法院审理、裁判才发生法律效力,案件宣告终结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确立多级审......
·职务侵占罪处罚是怎么样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诉讼主体
1、建设单位内部不具备法人条件的职能部门或下属机构签订的建筑承包合同,产生纠纷后,应以该建设单位为诉讼主体,起诉或应诉。 2、建筑施工企业......
·深圳市小产权房最新政策
对于小产权房的一些问题,深圳市是给予了相关的处理政策的。那么,深圳市小产权房最新政策有哪些呢?深圳市按照政策要求对小产权房的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监护人必须承担的责任都有哪些?
监护人必须承担的责任都有哪些?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
·社会抚养费由哪个部门进行征收
计划生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国策,而父母在政策之外生育了子女的话,那么此时就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社会抚养费。相信很多人都清楚这点,但却不知道社会......
·指定管辖后还需要出移送裁定吗?
指定管辖后还需要出移送裁定吗?指定管辖后还需要出移送裁定,当纠纷无法解决的时候就会上诉到法庭,法庭将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还有双方的证词,然后进......
·男人死亡赔偿财产分割是怎么规定的?
男人死亡赔偿财产分割是怎么规定的?对于其中的丧葬费用,用于处理丧事;对于其中的亲属抚恤金,直接支付给死者生前所供养的亲属;其余部分,可比照遗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