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辨认笔录就不能定罪了吗
一、没有辨认笔录就不能定罪了吗?
没有辨认笔录也是可以定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二、不认罪可以定罪吗?
可以的,只有证据就可以定罪。
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三、刑事案件的审理时间
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常见的审限应当在三至六个月。
在有些刑事案件当中,可能也不需要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如果从头到尾都没有辨认的这个环节的话,也不可能无端捏造出一份不存在的辨认笔录。因此,不可能因为没有辨认笔录就不能定罪量刑。即便有辨认笔录,其他的定罪证据也要确实充分才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奖励员工旅行如何能不算工伤?
奖励员工旅行如何能不算工伤?一、奖励员工旅行如何能不算工伤?奖励员工旅行认为单位列举证据不在工作时间即能不算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
·七级工伤能赔20万吗
七级工伤能赔20万。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地方法规进行计算。7级伤残可领取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为10个月的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一次性医......
·开庭的时候需要笔迹鉴定吗
一、开庭的时候需要笔迹鉴定吗开庭前笔迹鉴定是必要的,这一动作可以保证案件中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当事人要求做笔迹鉴定,必须在举证期满前......
·举报企业偷税漏税有法律风险吗
举报企业偷税漏税有法律风险吗?一、您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您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
·征地补偿到位的标准是什么
征地补偿到位的标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
·涉嫌合同诈骗被拘留还没有被批捕合法吗?
一、涉嫌合同诈骗被拘留还没有被批捕合法吗??涉嫌合同诈骗被拘留的情况下,还没有被批捕是合法的,可能由于犯罪事实还没有认定。没有逮捕不代表不需......
·损害赔偿和违约金可否同时主张
损害赔偿和违约金可否同时主张一、损害赔偿和违约金可否同时主张?(一)两者能同时适用的情况约定的违约金小于实际经济损失,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在......
·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发出时间应该在何时?
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加快,企业在招工的同时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在遇到不合格的劳动者时,许多企业则不太清楚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发出时间应该......
·缓刑人员能否保留公职?
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实一般都是有公职在身的,不过往往在犯罪的时候会被开除公职。不过这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有犯罪但最终却......
·民间借贷利率多少合法?
民间借贷利率多少合法?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自2015年9月......
·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时效是多久
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时效是多久行政诉讼是由诉讼时效限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