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于公民来讲
误工费应该根据个人的收入来决定,与是否住院没有直接关系。
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列举可以赔偿的项目如下,其中金额一般最大的是第8项残疾赔偿金,由于个案情况不同,我主要拣重要的解释一下:
1、医疗费---一般需要病历、诊断证明、发票等
2、误工费---一般需要工资证明(比如公司出具的证明、个人所得税税单)和医院出具的病休诊断证明
3、护理费---一般住院时产生,可以是医院的护士护理或者家属护理或者第三方公司护理,医院或第三方护理时需要发票,家属护理时相当于家属的误工损失,需要家属的单位出具误工和工资证明
4、交通费---需要送往医院和复诊期间往来医院和住处的交通费发票,发票时间应该与就诊日期一致
5、住宿费---一般在地就医是产生,或者家属陪护是产生,需要发票,金额在合理范围内是可以被支持的。
6、住院伙食补助费
7、营养费
8、残疾赔偿金---需要及时到当地鉴定机构(如交警部门的伤残鉴定机构或者伤残鉴定中心)进行伤情鉴定,按照等级计算该赔偿金。
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9、残疾辅助器具费
10、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般在十万以内,具体看受伤情况,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请求。
11、被抚养人生活费----具体看伤残等级和是否丧失劳动能力
12、后续治疗费等
13、亲属的交通费
14、亲属的住宿费
15、亲属的误工损失---主要是处理事故和护理病人的期间,可以单位出具证明
这时候我们就不难看出,国家在误工费等相关赔偿标准上是怎样规定的,其实更多的我们应该是要了解国家的法律知识,并且要了解误工费的相关赔偿标准,如果发生意外而住院呢,就能够知道误工费应该要怎么进行赔偿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新刑法死缓两年执行是什么意思?
我国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已经在2015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刑法修正案中对死缓的内容做了一些修改。那么修改后的新刑法死缓两年执行的规定是什么意思呢......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辞职
对于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而言,要是因为个人原因辞职的话,则此时需要按照单位规定的流程想单位提出辞职申请。那现实中,要是没......
·女儿2岁半我们要离婚抚养权归谁?
女儿2岁半我们要离婚抚养权归谁?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
·公司变更债权债务的内容变化有哪些?
最近有人问道自己亲人的公司变更债权债务,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我们整理了一些资料,主要是想告诉您,公司的债权债务是属于公司的财产,所以就算......
·政府的惯常手段:张冠李戴避重点
政府的惯常手段:张冠李戴避重点 【案情简介】 重庆的李先生,家在大山深处,自家承包地将近十亩,以种田为生,日子安稳平静。李先生家处三峡地......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失向谁索赔
紧急避险为了使个人和公共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如果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紧急避险往往也会造成民事方面的......
·发生虚假诉讼哪里受理?
发生虚假诉讼哪里受理?虚假诉讼,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可分为侵财与非侵财两种类型,是通过刑法第九修正案及《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交强险赔偿限额怎么确定
交强险赔偿限额怎么确定一、交强险赔偿限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被保险人......
·预备犯罪的处罚是怎样的
预备犯罪的处罚是怎样的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应注意两点:1、在使用罪名时,应在罪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