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事业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过失性解除;非过失性解除;经济性裁员这三种情况。
1.过失性解除,也就是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且因员工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赔偿。
2.非过失性解除,即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天通知员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经济性裁员,即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所规定的四类情形。过失性解除当使用过失性解除时,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通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法律严格规定了适用的条件。
二、用人单位行使单方解除权限制: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单方解除权,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行使单方解除权进行了限制,这些限制包括程序上的,也有实体上的。
从实体上看,为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行使非过错性解除权或进行经济性裁员: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在程序上,劳动合同法和工会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不履行通知工会的程序性规定,其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会因存在程序上瑕疵而无效。
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即: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由上正文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是劳动者有严重的工作失误、徇私舞弊或者被判刑,事业单位有权利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需要给予经济补偿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试用期期间,事业单位可以无条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建议您,协商解决永远是上策。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顾小东律师,手机:025-84110110
@顾小东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具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经济合同、刑事犯罪、法律顾问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熟悉公司、企事...More>>
·挪用公款三万怎么判刑?
挪用公款的定义:在国家上班的工作人员,因为某种特殊的工作性质利用自己在工作上的便利性,来挪用国家的公款,并将挪用的公款用于个人使用、将挪用的......
·国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国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营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因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核......
·如何办理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如何办理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一、股权转让的一般程序 1、召开公司股东会议研究股权出售和收购股权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出售和收购股权的目的是......
·只有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能算是辞职吗?
只有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能算是辞职吗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由用人单位依法出具的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用......
·未成年诈骗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
未成年诈骗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辩护词,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所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部分地或全部地对控诉的内容进......
·酒驾拘留驾驶证多久吊销
一、酒驾拘留驾驶证多久吊销?酒驾被拘留之后就会马上吊销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
·肇事逃逸车更换排照怎么办
肇事逃逸车更换排照怎么办?已有的机动车牌已经录入档案并上网,原则上是不允许更换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借钱,可以向公司要钱吗?
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订立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单位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应当予以支持......
·民事诉讼证据交换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证据交换规定有哪些?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决定法院判决的基础,一切事实都应当通过双方提供的证据加以判断。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只有经过质......